標簽進入智能新時代(三)
智能標簽不僅是電子標簽
需要說明的是,智能標簽不等于電子標簽。雖然RFID標簽與NFC標簽在智能標簽的發(fā)展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如果將二者直接劃等號,顯然是不全面的。從這個角度考慮,Chris Hook對智能標簽的定義有些狹隘。事實上,除了RFID標簽和NFC標簽,還有很多其他技術也使得標簽具備了之前沒有的功能,這些標簽同樣應該被視為智能標簽,這其中最為普及的一種形式就是二維碼標簽。
相較生產成本高昂的電子標簽,二維碼只是一個印刷圖案,其生產成本非常低廉,但是掃描二維碼,同樣能夠實現登錄指定互聯(lián)網網址的功能。在標簽上增添二維碼,借助智能手機接入互聯(lián)網,這種入門級智能標簽受到廣泛青睞,這方面的案例不勝枚舉。
除了二維碼,增強現實技術與標簽的結合,亦進入試水期。2014年,外媒發(fā)表了一篇名為《增強現實的愿景》的文章,通過一些案例來介紹AR技術及其與二維碼、標簽的三者結合。2017年,絲艾標簽與喜力啤酒旗下酒精飲料Desperados合作,在法國推出帶有AR標簽的產品,為該技術在標簽領域的應用再次提供鮮活的實例。2018年,康斯坦莎軟包裝選擇Wikitude作為技術合作伙伴,為旗下的康斯坦莎互動平臺(Constantia Interactive)提供AR技術。借助這一平臺,智能手機可以使用AR軟件,識別更多的形狀和包裝。它不僅能夠滿足食品和醫(yī)藥行業(yè)進行數字化通信和市場推廣的需要,而且還可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與品牌及產品接觸時加強體驗的需求。前面提到的多彩印刷公司與Talkin’Things公司的合作項目,也應用到AR技術。
康斯坦莎軟包裝選擇Wikitude作為技術合作伙伴,為旗下的康斯坦莎互動平臺(Constantia Interactive)提供AR技術
此外,智能溫度傳感標簽也是智能標簽發(fā)展中的一個重要分支。溫度控制標簽的應用領域主要是冷鏈物流、食品保鮮、醫(yī)藥等。早在2008年,美國的Temptime公司就曾經因溫控標簽技術而與英國Timestrip公司發(fā)生訴訟,這也是溫控標簽第一次引起廣泛關注。不過,從當初的相關資料看,雖然這兩家企業(yè)的溫控標簽都是溫致變色原理,但前者采用溫變油墨技術,而后者采用微膠囊技術,在技術路徑上兩者存在差別。除了這兩家企業(yè),美國企業(yè)WS Packaging公司、CHURCH & DWIGHT公司等,也曾各自推出溫控標簽。
2018年,美國食品科技初創(chuàng)公司Ovie,推出可跟蹤食品是否過期的智能標簽SmartTag。SmartTag是一枚小巧的防水標簽,上面有一個按鈕和一個可變色的光環(huán),綠色代表食物新鮮,黃色代表食物新鮮但須盡快食用,紅色代表食物過期不能食用。所有SmartTag通過藍牙與配套裝置Ovie Hub連接,并由Ovie Hub連接入網絡。具體使用時,用戶需要將SmartTag貼附在食品包裝、保鮮盒或夾子上,按下按鈕,告知智能音箱該食品的名稱即可。Ovie建立起一個食物腐敗時間數據庫,根據食品名稱找到對應的保鮮日期。如果系統(tǒng)未能識別出用戶給出的食品名稱,則會將保鮮日期默認設置為3天,用戶可以通過手機APP自定義,并自動保存至該用戶的數據庫中。這種標簽將溫控標簽與互聯(lián)網相結合,是溫控標簽發(fā)展中的又一典范。
2016年4月25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發(fā)《國務院關于修改〈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的決定》,決定中明確提出:“對于冷鏈運輸時間長、需要配送至偏遠地區(qū)的疫苗,省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提出加貼溫度控制標簽的要求?!边@一決定為溫控標簽的發(fā)展及應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層面的支持,推動溫控標簽——這種智能標簽在我國的蓬勃發(fā)展。
21世紀是互聯(lián)網時代,也是智能化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時代。新技術與傳統(tǒng)標簽相結合,為這種古老的產品注入新的活力,也令標簽走進智能化的新時代。未來還有哪些智能標簽將會誕生,我們無法預期,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