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論無所不在的網絡
作者:RFID世界網收錄
來源:RFID世界網
日期:2008-07-08 11:33:47
摘要:無所不在的網絡近來是一個熱門的話題。本文是工程院院士朱高峰院士在一次會議上的講話。其對無所不在的網絡的解釋可供大家參考。下面是講話全文。
“再論無所不在的網絡”
一、UNS的內涵到底是什么?
這里面有幾個層次的問題:
1、ITU的說法
任何人都有可能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點,通過客戶友好的設備和服務,方便、廉價地交換和共享大量信息。這是國際電聯提出的一個含義。這個說法的出發(fā)點是,任何人都可以在不同情況之下交流信息。這個概念是很清楚的。
2、從P2P到O2O
現在談UNS,不能再只停留在人的界面上,而是已經到了物的層次上。所以,有一個教授說,現在的互聯網,主要是物品互聯網:Object 2 Object,簡稱O2O,相對于P2P。
從前面一個層次來講,主要是P2P,就是人對人,現在是物對物,就是O2O。這主要是由于現在的經濟全球化,首先在物流領域中要建立全球范圍的物流平臺。物流信息化,就算是O2O。
3、關于P2O或O2P
第三個層次,就是P2O,就是人跟物,現在P2O,或者O2P不太可能實現。如果P2O能夠實現,就能解決一個新的問題:比如說電子標簽。這個電子標簽對物流方面是非常好的。如果把電子標簽用在人身上的話,這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這個物和人之間的關系,怎樣融合之后,就產生了一個新的情況。所以, UNS是一個不同層次的問題。
二、建設UNS的目的是什么?
我想不外這么四個方面:
1、交流和娛樂
現在在中國上網的人里面,屬于交流與娛樂的占了很大的比重。年輕人上網,大部分都是在進行交流和娛樂。很多學生在做課題,做作業(yè)的時候,都需要上網查信息?,F在,據我所了解的情況,亞洲的國家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我看到在日本和韓國,交流和娛樂占了很大的比例,而在歐美等西方國家,這個情況就有所差別,他們事務性的內容占了相當大的比重。
2、提高效率和效益
我們?yōu)槭裁匆ㄟ@個網呢?我們?yōu)槭裁匆饺魏蔚胤蕉家推渌寺撓的??就是要提高效率。過去,你要出差,路程很遠,甚至到了其他國家,要跟國內聯系非常的困難。而現在就很容易了,可以實現時時通訊,這可以大大的提高我們的效率。同時,通過網絡還可以大大提高經濟效益,尤其是物流網和整個物流信息網建立起來以后。物流,從來就是需要有商貿。什么是現代物流?就是在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物流,它涉及到信息化。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大大的提高效益和效率。
3、管理和監(jiān)控
我剛才講到人和物的結合,這里面有一個很值得注意的問題。我們開始的時候就是從方便人的目的來做的工作,比如說:我們怕小孩子出去走丟了,就給他的身上帶一個東西,一個標志,比如說兒童手機。孩子身上有一些標志,家長可以隨時找到他,不至于出什么意外。家里的老人,特別是我們的空巢老人,兒女怕他們出什么意外,所以任何時候都可以找到他們,這些都很好。
但是現在的管理和監(jiān)控,特別是監(jiān)控的言外之意遠遠不是這樣。對老百姓的監(jiān)控,我看資料上講,在英國倫敦,一個人每天要被監(jiān)控器監(jiān)控300次。在美國,現在美國人的權力受到比較大的制約。盡管美國標榜是一個自由的國家,但是美國人在乘坐飛機的時候,所受到的檢查比中國要高很多。至少我在國內坐了那么多次飛機從來沒有脫過鞋,但是在美國就必須要脫鞋?,F在美國的布什總統(tǒng)不斷地強調恐怖主義對美國的威脅,因此對人民進行監(jiān)控。這有它好的一面,也有它不好的一面。
4、產業(yè)和競爭力
在日本,在韓國,U-Japan和U-Korea的大的框架下,都非常強調對產業(yè)的發(fā)展和競爭力的提升。特別是在韓國,相關出口及IT行業(yè)的發(fā)展在韓國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例非常高。據我所知,現在的比例大概是15%。但是并不是都在韓國國內,相當大的比例都是出口。因此,應該怎樣發(fā)展產業(yè)和提高競爭力,在搞U-Japan、U-Korea時都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三、實現UNS的條件。
條件方面有幾個問題:
1、技術:比如下一代網、寬帶、先進移動通信。
(1) 業(yè)務融合——三重或多重服務。剛才村上先生也提到了,首先是電器和網絡的融合問題。我們中國不知道為什么把它翻譯成為三重播放,因為它本身是通信與播放的融合,翻譯成“播放”,它本身并不是完全播放,我覺得叫做三重服務比較好。如果這些都不能夠融合,那么Ubiquitous就無法取得很大的突破,至少使用起來就不會那么方便。
(2) 無線標簽和傳感器、傳感器網等。射頻標簽,RFID有一個位置問題,是不是應該定位?一個人,如果身上有一個標簽,那他在什么位置都可以知道。問題在什么地方?問題是目前還沒有一個全網把它聯起來,現在還只是局部的人在局部的環(huán)境中,這個RFID具體就很多了。只有在周圍的環(huán)境中,有傳感器才能夠讀到,這就有一個位置的問題。傳感器能把你所要知道的各種物理量,變成電感來進行傳播,這就是另外一個層面上的問題了。如果說傳感器和RFID能夠組成一個網,那么至少O2O上還是一個很關鍵的應用。
2、經濟方面:經濟方面也是很復雜的一個問題,要說清楚恐怕不是1、2個小時能做到的。但我覺得這里面有一條,就是對用戶廉價,否則不可能做到無處不在,不可能做到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能用。但企業(yè)要有效益,如果企業(yè)沒有效益,就根本無法運作。大家知道,到目前為止,互聯網的盈利模式還不清楚,現在主要的盈利模式就是廣告。但是廣告發(fā)展到今天這個程度,廣告產業(yè)繼續(xù)發(fā)展下去到底會怎么樣,是否還會持續(xù)大幅度的增長,這還難說。廣告本身所需的花費比產品服務本身要高很多的時候,我想廣告本身也不能再發(fā)展下去了。
3、法規(guī):也就安全問題。
(1) 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現在還涉及到個人安全的問題了。
(2) 信用問題。中國在轉變?yōu)槭袌鼋洕?,這個轉變相當突然,相當快,西方國家經過了100多年,經過工業(yè)化社會,而我們國家經過十幾二十年就這么做了。因此,關于商業(yè)問題、工業(yè)問題、在商業(yè)活動領域中的信用,這是中國面臨的非常大的問題。
(3) 管制問題。剛才我講到產業(yè)融合問題,去年的時候我經過調研發(fā)現很多問題,我不知道現在這些問題解決了沒有。
4、文化:文化問題。整個信息化發(fā)展到今天這個地步,不論你是UNS也好,或者不是UNS也好,人進入這個虛擬社會,這個虛擬社會到底怎么樣?它的社會特征到底是什么?對人的影響到底是什么?從生理到心理,到底會有什么影響?這些問題到現在還不清楚?,F在我們在說虛擬社會怎么好怎么好,但是到底好在哪里,到底會怎么樣,到底會有什么影響,除了好的影響之外,到底對人類社會發(fā)展和成長會有什么影響?現在仍然并不清楚。
5、國際化和全球化問題。如果談到國際化,第一個問題就是標準,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就是資源——頻率,現在存在著很大的問題,為什么WiMAX要極力擠進3G里面去,因為沒有頻率,而3G里面是有頻率的。第三是法規(guī),大家都知道,現在互聯網是美國在管理,在國際電信峰會的時候,很多國家都對美國提出了意見,美國人也承諾要解決問題,但是何時能解決還不知道。由美國這一個國家控制的網絡,到底會怎么樣?在關鍵的時候,發(fā)生突發(fā)事件的時候會怎么樣。如果要做的話,就涉及到國際法和全球化的問題,必須要有一個國際化的法律。
四、問題:
1、數字鴻溝:農村怎么辦?我國人口有60%是在農村,這一部分人怎么辦?亞洲國家之間就存在著相當大的區(qū)別,比如韓國有將近1半人在漢城,而中國人多數在農村。我們現在在搞村村通工程,這個對于我國電信來說,就是要解決行政村的通電話的問題,就是說這個地方有村政府,就叫做行政村,這樣一個村里面,不論你有100人也好,還是10000個人也好,只要設置一部電話,就算通啦?,F在又在搞家家通,有一個試點在大連,問一下情況怎么樣,說是問題很大。也就是說,有一些最基本的條件不具備。中國的發(fā)展問題,主要問題就是中國的農村發(fā)展問題,而農村的農民問題最終的解決,還是要依靠城市化,要減少農民。如果把農村人口減少到10%,城市人口占多數的話,這個情況就會有很大變化。
2、權力和權利的邊界問題:政府的權力和公民的權利,邊界在何處?政府的權力究竟到什么程度?超過這個程度就是越權了。公民權利應該保護到什么程度?是不是人上飛機都要脫鞋?我們有沒有能夠不脫鞋的權力?這也是個很值得研究的問題。除了局部戰(zhàn)爭的地區(qū),在經濟比較發(fā)達的國家,政府的權力到底到什么地步?個人權利,所謂人權,權力與權利的邊界到底是什么?
3、虛擬社會和現實社會的邊界問題:現在我們大量時間生活在虛擬社會里面,但是人不論從生理需要還是從整個生活的需要來說,還是生活在現實社會中。虛擬世界不能代替現實世界。要吃飯,就要回到現實社會中來。要旅游,可以在網上看到世界上各地的美景,網站可能做的非常好,也可能會讓人身臨其境,那就不去了?就這么看看就行了,不用再去旅游了?我想不會是這個情況。而且在虛擬社會中會產生很多問題,中國現在談的比較多的就是健康問題,如果人大量時間都在虛擬社會中,對你的健康會有影響。會有很大的問題,至少你沒有時間去鍛煉了。體育鍛煉時間被沉浸在虛擬世界中的時間所擠掉。還有就是心理層面的問題,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年輕人,上網時間長了以后,對face to face的人際交流能力就下降了?,F在中國的大學中就沒有communication的課,而且大量的時間在虛擬的世界中,沒有face to face的交流,這樣就容易產生問題?,F在我們不可能讓虛擬世界代替現實世界,這里面的邊界如何確定?
4、犯罪問題:現在的網絡,是一個不安全的網絡?,F在,IPv6的安全問題、可管理問題等,都還沒有解決。
五、建議:
最后,我想簡單的講一下我自己的建議。
1、從各國現實情況出發(fā):
UNS非常好,但是一個國家到底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都需要進行思考,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具體情況。
2、有限目標、逐步推進:包括發(fā)達國家在內,現在也沒有一個國家能說,能夠完全實現UNS,因此,還是要根據具體國家的不同環(huán)境,設定有限的目標,逐步推進。
3、一定范圍內試點: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設立一些試點,比如北京到底怎么做,大連到底怎么做,我希望這次能夠踏踏實實地做些事情,落實到實處。
4、加強合作、共同探討:通過這幾次的交流和探討,我本人也學到了不少東西。這次我們之間的交流是非常好的,我們也希望把這種交流和探討深入下去。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看法,提供給大家做一個討論,謝謝。
專家介紹
朱高峰,中國工程院院士
朱高峰院士,通信技術與管理專家。歷任郵電部郵電科學研究院工程師、郵電部第六研究所總工程師。1982年起任郵電部副部長、主任級高級工程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4年~2002年任中國工程院副院長。2002年任中國通信標準化協(xié)會理事長。
朱高峰院士是我國郵電系統(tǒng)著名專家。近年來在緊密跟蹤世界信息技術發(fā)展趨勢的同時,對我國產業(yè)結構、制造業(yè)發(fā)展、技術創(chuàng)新和工程教育等方面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先后發(fā)表了多篇論文。
一、UNS的內涵到底是什么?
這里面有幾個層次的問題:
1、ITU的說法
任何人都有可能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點,通過客戶友好的設備和服務,方便、廉價地交換和共享大量信息。這是國際電聯提出的一個含義。這個說法的出發(fā)點是,任何人都可以在不同情況之下交流信息。這個概念是很清楚的。
2、從P2P到O2O
現在談UNS,不能再只停留在人的界面上,而是已經到了物的層次上。所以,有一個教授說,現在的互聯網,主要是物品互聯網:Object 2 Object,簡稱O2O,相對于P2P。
從前面一個層次來講,主要是P2P,就是人對人,現在是物對物,就是O2O。這主要是由于現在的經濟全球化,首先在物流領域中要建立全球范圍的物流平臺。物流信息化,就算是O2O。
3、關于P2O或O2P
第三個層次,就是P2O,就是人跟物,現在P2O,或者O2P不太可能實現。如果P2O能夠實現,就能解決一個新的問題:比如說電子標簽。這個電子標簽對物流方面是非常好的。如果把電子標簽用在人身上的話,這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這個物和人之間的關系,怎樣融合之后,就產生了一個新的情況。所以, UNS是一個不同層次的問題。
二、建設UNS的目的是什么?
我想不外這么四個方面:
1、交流和娛樂
現在在中國上網的人里面,屬于交流與娛樂的占了很大的比重。年輕人上網,大部分都是在進行交流和娛樂。很多學生在做課題,做作業(yè)的時候,都需要上網查信息?,F在,據我所了解的情況,亞洲的國家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我看到在日本和韓國,交流和娛樂占了很大的比例,而在歐美等西方國家,這個情況就有所差別,他們事務性的內容占了相當大的比重。
2、提高效率和效益
我們?yōu)槭裁匆ㄟ@個網呢?我們?yōu)槭裁匆饺魏蔚胤蕉家推渌寺撓的??就是要提高效率。過去,你要出差,路程很遠,甚至到了其他國家,要跟國內聯系非常的困難。而現在就很容易了,可以實現時時通訊,這可以大大的提高我們的效率。同時,通過網絡還可以大大提高經濟效益,尤其是物流網和整個物流信息網建立起來以后。物流,從來就是需要有商貿。什么是現代物流?就是在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物流,它涉及到信息化。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大大的提高效益和效率。
3、管理和監(jiān)控
我剛才講到人和物的結合,這里面有一個很值得注意的問題。我們開始的時候就是從方便人的目的來做的工作,比如說:我們怕小孩子出去走丟了,就給他的身上帶一個東西,一個標志,比如說兒童手機。孩子身上有一些標志,家長可以隨時找到他,不至于出什么意外。家里的老人,特別是我們的空巢老人,兒女怕他們出什么意外,所以任何時候都可以找到他們,這些都很好。
但是現在的管理和監(jiān)控,特別是監(jiān)控的言外之意遠遠不是這樣。對老百姓的監(jiān)控,我看資料上講,在英國倫敦,一個人每天要被監(jiān)控器監(jiān)控300次。在美國,現在美國人的權力受到比較大的制約。盡管美國標榜是一個自由的國家,但是美國人在乘坐飛機的時候,所受到的檢查比中國要高很多。至少我在國內坐了那么多次飛機從來沒有脫過鞋,但是在美國就必須要脫鞋?,F在美國的布什總統(tǒng)不斷地強調恐怖主義對美國的威脅,因此對人民進行監(jiān)控。這有它好的一面,也有它不好的一面。
4、產業(yè)和競爭力
在日本,在韓國,U-Japan和U-Korea的大的框架下,都非常強調對產業(yè)的發(fā)展和競爭力的提升。特別是在韓國,相關出口及IT行業(yè)的發(fā)展在韓國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例非常高。據我所知,現在的比例大概是15%。但是并不是都在韓國國內,相當大的比例都是出口。因此,應該怎樣發(fā)展產業(yè)和提高競爭力,在搞U-Japan、U-Korea時都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三、實現UNS的條件。
條件方面有幾個問題:
1、技術:比如下一代網、寬帶、先進移動通信。
(1) 業(yè)務融合——三重或多重服務。剛才村上先生也提到了,首先是電器和網絡的融合問題。我們中國不知道為什么把它翻譯成為三重播放,因為它本身是通信與播放的融合,翻譯成“播放”,它本身并不是完全播放,我覺得叫做三重服務比較好。如果這些都不能夠融合,那么Ubiquitous就無法取得很大的突破,至少使用起來就不會那么方便。
(2) 無線標簽和傳感器、傳感器網等。射頻標簽,RFID有一個位置問題,是不是應該定位?一個人,如果身上有一個標簽,那他在什么位置都可以知道。問題在什么地方?問題是目前還沒有一個全網把它聯起來,現在還只是局部的人在局部的環(huán)境中,這個RFID具體就很多了。只有在周圍的環(huán)境中,有傳感器才能夠讀到,這就有一個位置的問題。傳感器能把你所要知道的各種物理量,變成電感來進行傳播,這就是另外一個層面上的問題了。如果說傳感器和RFID能夠組成一個網,那么至少O2O上還是一個很關鍵的應用。
2、經濟方面:經濟方面也是很復雜的一個問題,要說清楚恐怕不是1、2個小時能做到的。但我覺得這里面有一條,就是對用戶廉價,否則不可能做到無處不在,不可能做到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能用。但企業(yè)要有效益,如果企業(yè)沒有效益,就根本無法運作。大家知道,到目前為止,互聯網的盈利模式還不清楚,現在主要的盈利模式就是廣告。但是廣告發(fā)展到今天這個程度,廣告產業(yè)繼續(xù)發(fā)展下去到底會怎么樣,是否還會持續(xù)大幅度的增長,這還難說。廣告本身所需的花費比產品服務本身要高很多的時候,我想廣告本身也不能再發(fā)展下去了。
3、法規(guī):也就安全問題。
(1) 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現在還涉及到個人安全的問題了。
(2) 信用問題。中國在轉變?yōu)槭袌鼋洕?,這個轉變相當突然,相當快,西方國家經過了100多年,經過工業(yè)化社會,而我們國家經過十幾二十年就這么做了。因此,關于商業(yè)問題、工業(yè)問題、在商業(yè)活動領域中的信用,這是中國面臨的非常大的問題。
(3) 管制問題。剛才我講到產業(yè)融合問題,去年的時候我經過調研發(fā)現很多問題,我不知道現在這些問題解決了沒有。
4、文化:文化問題。整個信息化發(fā)展到今天這個地步,不論你是UNS也好,或者不是UNS也好,人進入這個虛擬社會,這個虛擬社會到底怎么樣?它的社會特征到底是什么?對人的影響到底是什么?從生理到心理,到底會有什么影響?這些問題到現在還不清楚?,F在我們在說虛擬社會怎么好怎么好,但是到底好在哪里,到底會怎么樣,到底會有什么影響,除了好的影響之外,到底對人類社會發(fā)展和成長會有什么影響?現在仍然并不清楚。
5、國際化和全球化問題。如果談到國際化,第一個問題就是標準,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就是資源——頻率,現在存在著很大的問題,為什么WiMAX要極力擠進3G里面去,因為沒有頻率,而3G里面是有頻率的。第三是法規(guī),大家都知道,現在互聯網是美國在管理,在國際電信峰會的時候,很多國家都對美國提出了意見,美國人也承諾要解決問題,但是何時能解決還不知道。由美國這一個國家控制的網絡,到底會怎么樣?在關鍵的時候,發(fā)生突發(fā)事件的時候會怎么樣。如果要做的話,就涉及到國際法和全球化的問題,必須要有一個國際化的法律。
四、問題:
1、數字鴻溝:農村怎么辦?我國人口有60%是在農村,這一部分人怎么辦?亞洲國家之間就存在著相當大的區(qū)別,比如韓國有將近1半人在漢城,而中國人多數在農村。我們現在在搞村村通工程,這個對于我國電信來說,就是要解決行政村的通電話的問題,就是說這個地方有村政府,就叫做行政村,這樣一個村里面,不論你有100人也好,還是10000個人也好,只要設置一部電話,就算通啦?,F在又在搞家家通,有一個試點在大連,問一下情況怎么樣,說是問題很大。也就是說,有一些最基本的條件不具備。中國的發(fā)展問題,主要問題就是中國的農村發(fā)展問題,而農村的農民問題最終的解決,還是要依靠城市化,要減少農民。如果把農村人口減少到10%,城市人口占多數的話,這個情況就會有很大變化。
2、權力和權利的邊界問題:政府的權力和公民的權利,邊界在何處?政府的權力究竟到什么程度?超過這個程度就是越權了。公民權利應該保護到什么程度?是不是人上飛機都要脫鞋?我們有沒有能夠不脫鞋的權力?這也是個很值得研究的問題。除了局部戰(zhàn)爭的地區(qū),在經濟比較發(fā)達的國家,政府的權力到底到什么地步?個人權利,所謂人權,權力與權利的邊界到底是什么?
3、虛擬社會和現實社會的邊界問題:現在我們大量時間生活在虛擬社會里面,但是人不論從生理需要還是從整個生活的需要來說,還是生活在現實社會中。虛擬世界不能代替現實世界。要吃飯,就要回到現實社會中來。要旅游,可以在網上看到世界上各地的美景,網站可能做的非常好,也可能會讓人身臨其境,那就不去了?就這么看看就行了,不用再去旅游了?我想不會是這個情況。而且在虛擬社會中會產生很多問題,中國現在談的比較多的就是健康問題,如果人大量時間都在虛擬社會中,對你的健康會有影響。會有很大的問題,至少你沒有時間去鍛煉了。體育鍛煉時間被沉浸在虛擬世界中的時間所擠掉。還有就是心理層面的問題,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年輕人,上網時間長了以后,對face to face的人際交流能力就下降了?,F在中國的大學中就沒有communication的課,而且大量的時間在虛擬的世界中,沒有face to face的交流,這樣就容易產生問題?,F在我們不可能讓虛擬世界代替現實世界,這里面的邊界如何確定?
4、犯罪問題:現在的網絡,是一個不安全的網絡?,F在,IPv6的安全問題、可管理問題等,都還沒有解決。
五、建議:
最后,我想簡單的講一下我自己的建議。
1、從各國現實情況出發(fā):
UNS非常好,但是一個國家到底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都需要進行思考,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具體情況。
2、有限目標、逐步推進:包括發(fā)達國家在內,現在也沒有一個國家能說,能夠完全實現UNS,因此,還是要根據具體國家的不同環(huán)境,設定有限的目標,逐步推進。
3、一定范圍內試點: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設立一些試點,比如北京到底怎么做,大連到底怎么做,我希望這次能夠踏踏實實地做些事情,落實到實處。
4、加強合作、共同探討:通過這幾次的交流和探討,我本人也學到了不少東西。這次我們之間的交流是非常好的,我們也希望把這種交流和探討深入下去。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看法,提供給大家做一個討論,謝謝。
專家介紹
朱高峰,中國工程院院士
朱高峰院士,通信技術與管理專家。歷任郵電部郵電科學研究院工程師、郵電部第六研究所總工程師。1982年起任郵電部副部長、主任級高級工程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4年~2002年任中國工程院副院長。2002年任中國通信標準化協(xié)會理事長。
朱高峰院士是我國郵電系統(tǒng)著名專家。近年來在緊密跟蹤世界信息技術發(fā)展趨勢的同時,對我國產業(yè)結構、制造業(yè)發(fā)展、技術創(chuàng)新和工程教育等方面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先后發(fā)表了多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