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璽瑪克工程施工規(guī)范
璽瑪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工程施工管理規(guī)范
1. 規(guī)范用途
本技術文件的制訂是為了規(guī)范工程人員在安裝和使用本公司產品時,所應采用的線材及布線標準,以確保工程質量。
2. 規(guī)范執(zhí)行要求
本規(guī)范要求進行布線的施工人員必須是受過相關專業(yè)學習或受過專門培訓的具有一定相關專業(yè)知識或持證人員,以確保本規(guī)范在施工過程中完整正確的執(zhí)行。本規(guī)范配合EIA/TIA 568國際綜合布線標準與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工程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使用。
3. 施工前的準備
3.1 在施工前,布線設計或施工人員必須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的考察,了解施工環(huán)境,考察項目包括:安裝位置、線的走向、走線環(huán)境、電源質量、雷場、接地等等,以便設計出合理優(yōu)質的布線設計。
3.2 在考察過后,設計出施工方案,并科學合理地繪制布線圖。圖紙上最少包括以下幾項:1.現場產品安裝方位;2.產品型號;3.線纜種類;4. 線纜連接方式;5.線號;6.線纜走向;7.線纜連接位置(連接到的接口)。
3.3 布線施工.在施工中嚴格按照設計好的施工方案進行施工(布線應遠離雷場與避雷線)。
4. 布線用線
4.1 通訊線(包括485、232和韋根等通訊線)必須采用國際通用的RVVSP(屏蔽雙絞線),這樣可有效防止和屏蔽干擾。用于485總線的屏蔽雙絞線的型號為RVVSP2x0.5 mm²(二芯屏蔽雙絞線)。對絞線的直流環(huán)路電阻每100米不能大于40W。
4.2 12V/24V直流電源線或其他控制線(包括用于出門按鈕、門磁、電控鎖、警號設備等到控制器的連接用線),均采用RVVP4x0.5 mm²屏蔽線(四芯屏蔽線)。
4.3 220V電源線須使用三芯RVV,耐壓300V/500V,單線直徑不小于0.5mm²。
5.布線
5.1 485通訊線的連接:485通訊線應使用總線制級聯(lián)連接方式,不能采用星型接線,如圖所示。屏蔽層必須連接并可靠的接地,方能減少通訊中的信號反射以取得良好的屏蔽效果。注:總線制級聯(lián)接法為:485總線從出發(fā)端(終端1)連接至下一485接口,再由下一接口引出,連接至第3個接口,以此類推直至連接至最后的一個端口(終端2)。禁止在總線中直接接出信號線并聯(lián)到485接口。
控制器與計算機相連
控制器與485讀卡器相連
5.2 信號線不能與大功率電力線平行,更不能穿在同一管內。如因環(huán)境所限,要平行走線,則要遠離50CM以上。
5.3 配線時應盡量避免導線有接頭。除非用接頭不可的,其接頭必須采用壓線或焊接。導線連接和分支處不應受機械力的作用。
5.4 配線在建筑物內安裝要保持水平或垂直。配線應加套管保護(塑料或鐵水管,按室內配線的技術要求選配),天花板走線可用金屬軟管,但需固定穩(wěn)妥美觀。
5.5 屏蔽措施及屏蔽連接: 在施工前的考察中如果發(fā)現布線環(huán)境的電磁干擾比較強烈,在設計施工方案時必須考慮對數據線進行屏蔽保護。當施工現場有比較大的輻射干擾源或與大電流的電源成平行布置等,則須進行全面的屏蔽保護。屏蔽措施一般為:最大限度的遠離干擾源,并使用金屬線槽或鍍鋅金屬水管,保證數據線的屏蔽層和金屬槽或金屬管的連接可靠接地,強調:屏蔽體只有連續(xù)可靠的接地才能取得屏蔽效果。
5.6 地線接法: 布線現場必須有可靠的大直徑的接地線,接地線應符合國家標準,應采用樹形接法,以避免形成直流環(huán)路。此接地線必須遠離雷場,絕對不能使用避雷線,并保證在有雷擊時,此接地線沒有雷擊電流。金屬線槽與布線用金屬管的連接必須是連續(xù)可靠的,并使用大直徑的電線連接至接地線。此段線的阻擾不能大于2Ω。屏蔽層也必須連接可靠,屏蔽層為一端接地,保證電流方向的一致。屏蔽層的接地線必須使用大直徑(不小于2.5mm²)的電線連接。
5.7 電源接法:按國家標準,電源在滿負荷工作時,紋波不能大于100mv,應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經過嚴格測試、并能長時間工作的電源產品。產品的220v交流電源必須使用獨立的可靠電源,不能使用如照明、家電、電梯等電源,電源的地線必須連接可靠,并將之連接至電源外殼,以屏蔽電源干擾,對地線的要求為阻值不能大于4Ω。本公司產品采用12v供電,在此要注意的是,本公司的產品必須使用獨立的12v供電,控制器電流為200mA,讀卡器為150mA,注意電流負荷??刂破骱妥x卡器可使用同一電源。每根電源線的導體面積不能小于0.3mm²??刂破骱妥x卡器的電源不能連接其他負載,以免影響控制器的通訊和工作。如需連接其他負載必須另外提供電源,強調:絕對不能讓門鎖與控制器使用同一電源。
5.8 終端電阻:在485通訊線的兩個終端各并聯(lián)一120Ω的終端電阻,以消除信號反射。
6. 室內配管的技術要求
6.1 線管配線有明配和慢配兩種,明配管要求橫平豎直、整齊美觀。暗配管要求管路短、暢通、彎頭少。
6.2 線管的選擇,按設計圖選擇管材種類和規(guī)格,如無規(guī)定時,可按線管內所穿導線的總面積(連外皮),不超過管子內孔截面積的70%的限度進行選配。
6.3 為便于管子穿線和維修,在管路長度超過下列數值時,中間應加裝接線盒或拉線盒,其位置應便于穿線。
①管子長度每超過40米、無彎曲時;
?、陂L度每超過25米、有一彎時;
③ 長度每超過15米、有兩個彎時;
?、荛L度每超過10米、有三個彎時;
6.4 線管的固定、線管在轉彎處或直線距離每超過1.5米應加固定夾子。
6.5 電線線管的彎曲半徑應符合所穿入電纜彎曲半徑的規(guī)定。
6.6 凡有沙眼、裂紋和較大變形的管子禁止使用于配線工程。
6.7 線管的連接應加套管連接或扣連接。
6. 8豎直敷設的管子,按穿入導線截面的大小,在每隔10-20米處,增加一個固定穿線的接線盒,用絕緣線夾將導線固定在盒內,導線越粗,固定點之間的距離越短。
6. 9在不進入盒(箱)內的垂直管口,穿入導線后,應將管口作密封處理。
6.10 接線盒或接線盒的固定應不少于三個螺釘。
6.11 連線盒與管子的連接應加杯梳。
6.12 接線盒或接線盒應加蓋。
6.13 線管的分支處應加分線盒。
7.允許的最大干擾信號
為保證設備正常通訊和工作,通訊線路上存在的干擾信號最大不能超過以下指標:
共模干擾< 4v
差模干擾< 200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