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支付格局大變 OVO、DANA等悄然崛起
印尼支付格局最近發(fā)生了不小的變化。2月份,新面孔LinkAja剛一出現(xiàn)就一騎絕塵,瞬間登上排行榜前五;上周,印尼電商獨角獸Tokopedia投資支付公司OVO,這一舉措也意義重大。
毫無疑問,多方混戰(zhàn)、群龍無首的的支付格局正在打破,有幾家正悄然崛起,顯出了霸主潛質(zhì)。
當我們再來回答“印尼是否會產(chǎn)生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這個問題時,答案已經(jīng)跟前幾個月有明顯不同。
重整江湖
過去幾年,只要是有一點點實力的企業(yè),都在試圖推自己的旗下的移動支付。如果真要盤點一下的話還是很眼花繚亂的:
這其中包括有牌照的、沒牌照的、上下游的和打擦邊球的。墨騰曾根據(jù)背后靠山的背景將一些實力比較強的分為幾大類:
即使是這幾大派別中的實力派,也并不是每一家都有支付牌照,很多只能曲線救國了。
原本,這五大陣營似乎是勢均力敵的,但最近發(fā)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從App排行榜就能看出來,當?shù)刎攬F背景的OVO以及螞蟻金服背景的DANA,已經(jīng)比較穩(wěn)定地居于前兩名。
Go-Jek旗下的Go-pay,本身并不是個獨立的App,因此不在榜單之上,但是根據(jù)墨騰去年11月份的報告,Go-pay擁有的用戶群體超過一千萬,在OVO和DANA之上。
細心的讀者還會發(fā)現(xiàn),和Go-Pay擁有同樣用戶體量的T-cash,以及擁有500萬用戶群體的e-cash也沒在排行榜上,它們?nèi)チ四?
國字號黑馬LinkAja
LinkAja背景非凡,是由六家印尼國企共同出資8000萬美元成立。這六家公司分別是電信公司Telkomsel holding,占股25%,國有銀行Mandiri、BRI、BNI各占股20%,國有銀行BTN和國有石油公司Pertamina各占股7%,Jiwasraya占股1%。
這六家公司并不是白手起家做支付,Telkomsel旗下有T-Cash,Mandiri旗下有e-cash,BNI旗下有yap!、Uniqku和BRI旗下有T-Bank。重點來了:之前這些應(yīng)用全部并入LinkAja,并由此前實力最強的T-Cash團隊主導(dǎo)運營。
之所以LinkAja成為黑馬,之所以T-Cash、e-cash憑空消失,因為他們強強聯(lián)手,合并了!其實,查找LinkAja應(yīng)用的歷史版本就會知道,LinkAja的前身就是T-Cash。
LinkAja的功能也比較強大,用戶可以通過掃二維碼進行無現(xiàn)金支付,還能在新平臺上繳納水電費,且不需要銀行賬戶,用戶可選擇在便利店和ATM等場所充值。
如果印尼政府接下來像新加坡一樣統(tǒng)一二維碼的話,可以想象LinkAja的優(yōu)勢還是比較明顯的。
OVO,逐漸建立完整的生態(tài)體系
OVO 2017年才發(fā)布,但是非常搶眼,用戶數(shù)量一直在直線上漲。
OVO的母公司是力寶集團,旗下的Lippo Malls擁有眾多購物中心,同時還有連鎖超市Hypermart,Matahari百貨中心以及其(目前存在感已經(jīng)很弱了的)網(wǎng)上商城mataharimall.com。更別提集團旗下同時經(jīng)營有重多的影院,醫(yī)院,學校及媒體平臺。豐富的場景足以支持OVO在眾多電子錢包中脫穎而出。
除了力寶集團,印尼四個獨角獸中的兩家,都在深度綁定OVO的支付錢包,并且都已經(jīng)成為OVO的股東。
因為牌照難拿,Tokopedia之前一直在和OVO合作。去年10月份有個比較明顯的舉措,Tokopedia自己的支付應(yīng)用TokoCash上的個人賬戶都被遷移成為OVO賬戶。當時,業(yè)界就猜測Tokopedia會停用自己的支付應(yīng)用,全面使用OVO。所以,現(xiàn)在Tokopedia投資OVO也一點都不意外。
Grab在印尼也面臨和Tokopedia一樣的問題,原本在印尼是使用自己旗下的支付GrabPay,但是因為沒有牌照,在2017年和另外幾家一起被印尼央行禁用。然后,Grab就一直在和OVO合作。
其實,力寶是Grab的早期投資人。早在2016年3月,Grab就和力寶建立了全面戰(zhàn)略合作。同年7月,雙方宣布了在支付領(lǐng)域尤其是支付場景的全面合作。
Grab創(chuàng)始人陳炳耀(Anthony Tan)和力寶集團董事李川(John Riady)
2018年11月,Grab也投資了OVO,成為股東之一,OVO被深度整合到Grab應(yīng)用程序之中。
OVO現(xiàn)任的CEO Jason Thompson也是以前Grab金融業(yè)務(wù)(包括支付)的負責人。
目前看來,OVO在生態(tài)方面最有優(yōu)勢,從線上到線下,從電商到出行。
DANA,來自螞蟻金服的無敵技術(shù)
DANA比OVO更年輕,也是一個很年輕的電子錢包,2017年才成立的公司,2018年3月才正式上線。
DANA的背后,是螞蟻金服和印尼媒體集團Emtek。螞蟻金服當年選中Emtek作為合作伙伴的原因之一,可能因為Emtek付出了2.075億美元,獲得了黑莓BBM 6年的運營權(quán),當時,BBM是印尼最受歡迎的社交軟件。
Emtek也是印尼新晉電商獨角獸Bukalapak的母公司。
原本DANA還是默默無聞的,但是去年雙十一期間,DANA做了很多促銷活動,因而下載量暴漲,沖到了下載榜單榜首。當時墨騰寫過一篇文章:螞蟻金服在印尼終于殺出重圍?。Line崛起,BBM的社交優(yōu)勢一直在下降的情況下,我們也不確定這種勢頭能持續(xù)多久,沒想到一直到現(xiàn)在,DANA還穩(wěn)居下載量前兩名。
和OVO相比,DANA缺乏場景支持,但是因為有螞蟻金服的加持,DANA的支付技術(shù)在印尼還是有比較明顯的領(lǐng)先優(yōu)勢的,可以用二維碼實現(xiàn)零錢付款和銀行代扣。
對比下來,會發(fā)現(xiàn)強者越來越強。OVO、DANA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LinkAja也將背后的資源重新整合,擁了比前身T-Cash更強大的資金和實力。Go-pay雖然用戶體量很大,但依然是在Go-Jek的系統(tǒng)孤軍奮戰(zhàn)。
支付格局還在變化之中,接下來會變得越來越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