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的產品藍圖,是否在與AWS對標?
盡管最近Gartner全球公有云市場份額報告中剛剛體現出了全球的3A陣營(亞馬遜AWS、微軟Azure和阿里云名列全球Top3),但阿里云的眼中恐怕自始至終就只有一個AWS。
既然,在阿里巴巴18歲之時,馬云最新的夢想是阿里巴巴要在2036年構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這是阿里巴巴成年后的第一個夢想。那么,沒有足以匹配的云計算平臺,又何以安放這一夢想?
阿里云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將產品藍圖和AWS對標。如今,阿里云付費企業(yè)用戶已經超過100萬,可能到了一個市場規(guī)模的拐點——2014年11月,亞馬遜AWS曾首次披露付費用戶數量超過100萬。
100萬也許是個拐點就在于:AWS在宣布這個數字之后開始對外披露財報;阿里云在宣布這個數字之后,市場份額殺進了全球TOP3。
應該說,在遵循“強者愈強”的公有云市場,時間窗口和規(guī)模效應體現得淋漓盡致。這里除了產品技術不會等人,用戶規(guī)模呈現“滾雪球”效應,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生態(tài)效應:
阿里云100萬付費企業(yè)用戶的背后是5000個合作伙伴和愈6000款云市場產品。
“未來云市場100元中有85元都是合作伙伴的,未來要付費用戶要從100萬到1000萬。”阿里云總裁胡曉明的話給出了一個生態(tài)圈中應有的明確態(tài)度,這也就不難理解去年年阿里云合作伙伴增長超過200%,阿里云每季度都在以100%左右的速度增長。據說,AWS的世界這個數字可能約等于反比。
而本月云棲大會上云生態(tài)也再次升級,關于升級的解讀版本眾多,但萬變不離其宗,最后落地都礙乎這兩點:
挖潛現有客戶,拓展全新市場。
這意味著阿里云現階段最為立竿見影的云生態(tài)策略就是,如何讓合作伙伴學會去賣更多的產品組合;如何發(fā)展國際合作伙伴去拓展國際市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快速發(fā)展合作伙伴一條捷徑之路就是開源。
1 主場如何挖潛
挖潛這事最適合主場。AWS主場美國,阿里云主場中國,最先獲客的這部分客戶總是倒逼云服務的整合和質量。
AWS的行業(yè)地位來自于最早將云計算由利基市場變?yōu)橹髁魇袌?mdash;—從云原生初創(chuàng)企業(yè),到想提升和轉移傳統(tǒng)應用的中小企業(yè),再到向云計算遷移的大型企業(yè)。這個過程中,合作伙伴的聚焦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擴張可以說是幾近真空環(huán)境下的水到渠成。
按照阿里云目前營收和付費用戶數量來計算,中小企業(yè)占比仍然巨大。這既是一種發(fā)展道路上的吻合,也是挖潛市場的進一步空間。挖潛可能是中小企業(yè)的ARUP值提升,也可能是大企業(yè)客戶的拓展,但無論哪種情況,都將有更多復雜場景和復雜需求的出現,而生態(tài)合作就越需要緊密配合,越需要深層次的連接。
阿里云為此全新引入了APS智能生態(tài)云平臺,通過標簽的精準匹配降低獲客成本,提升服務質量,是市場挖潛的有力工具。這能夠讓云服務能力除了技術權重之外更貼合運營經驗,畢竟靠多樣化的合作伙伴建設云服務全棧則快而易。
2 客場朋友圈很重要
拓展國際市場獲得全新客戶,無疑讓阿里云和AWS創(chuàng)造了更多短兵相接的機會。對于頂尖的公有云企業(yè),客場作戰(zhàn)能力更多程度上要依賴全球或當地的合作伙伴。
比如在云計算上顯現出新增長動力的跨國企業(yè)。如SAP與阿里云確立戰(zhàn)略合作18個月,就積極完成了數個標桿產品,推出了SAP Business One云解決方案,與NetApp、Splunk、思科等在云市場聯(lián)合發(fā)布“商業(yè)軟件試用”計劃。
還有芯片類別的技術公司。比如賽靈思將為阿里云用戶提供加速數據分析、視頻處理、基因組學和機器學習支持;意法半導體宣布與阿里云合作,向中國物聯(lián)網設計人員提供云對節(jié)點的IoT解決方案。
當然,阿里云自身的腳步也要更上這些跨國企業(yè)的市場覆蓋。本月阿里云就宣布進軍東南亞和印度等快速增長的地區(qū)。繼5月阿里云宣布計劃在馬來西亞建立一個數據中心以建成該國第一個大型公有云平臺后,10月,阿里云又宣布計劃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建成數據中心并于2018年3月31日前投入使用。加上目前已經在運營的14個數據中心,阿里云的外國小伙伴有增無減。
3 開源是條捷徑
開源獲得生態(tài)支持從而反轉全球局面這回事,現在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兒。
其實,全球公有云的第二名和第四名做的最突出。第四名谷歌云通過開源新技術獲得了開發(fā)者和各類企業(yè)的大力支持,如kubernetes已經倒逼容器先行者Docker近日開始支持這項容器編排技術。第二名微軟則從Windows時代與開源對立走向Azure云時代擁抱開源,比如最近SQL Sever2017也開始支持Linux,這在之前不可想象。
本月云棲大會上,阿里云就宣布與紅帽合作,也意味著國際化生態(tài)布局再落一子,兼顧開源與國際化。紅帽這面開源旗幟無疑將增加阿里云對開發(fā)者的吸引力。前不久披露的數據顯示阿里云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有超過6萬名開發(fā)者。
經過7年的努力,阿里云和AWS對比再也沒有違和感:阿里云有著與AWS相似的故事——從電子商務到云計算;相似的思維邏輯——圍繞成本和用戶體驗做文章;相似的主場——中國和美國都是全球科技創(chuàng)新最活躍的市場;相匹配的全球排名——中國第一全球第三的阿里云和全球第一的AWS;現在還有龐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和漸起的國際影響力。
下一步,阿里云的目標應是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