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束光線里到底藏著什么秘密?海爾空調為您解密微觀世界
當光線照進屋子,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一道光柱,甚至能隱約看到光柱中飛舞的灰塵,我們或許對此習以為常,但你知道嗎?這個平?,F象,竟然讓一位英國人名留史冊!
他叫丁達爾,是一位英國的老哥哥,他率先研究這一領域,搞清楚了光柱形成的真實原因,人們用他的名字命名這一現象:丁達爾效應,這也讓他躋身英國皇家學會物理學教授之列。是不是感覺做個物理學家也并沒有那么難?先早出生個150年再說吧~
敲黑板!敲黑板!丁達爾效應到底說的是啥?
理工科男寶寶可以看這里(文科生請直接跳過這一段):在光的傳播過程中,光線照射到粒子時,如果粒子大于入射光波長很多倍,則發(fā)生光的反射;如果粒子小于入射光波長,則發(fā)生光的散射,這時觀察到的是光波環(huán)繞微粒而向其四周放射的光,稱為散射光。膠體粒子直徑在1~100 nm。小于可見光波長(400 nm~700 nm),因此,當可見光透過膠體時會產生明顯的散射作用,形成一條光亮的“通路”,這種現象叫丁達爾現象(Tyndall effect)。
文科生看這兒:請咨詢身邊理工男。
好,科普結束后,讓我們開始做一項丁達爾未完成的科研項目:這束光照到的微粒,到底是什么呢?
很顯然,這需要電子顯微鏡來幫忙,它大概長這樣:
現在,即將進入微觀世界的解密時間~
首先是大家最關注的霧霾登場:
霧霾顆粒,形態(tài)各異,唯一的共同點,就是放大了以后讓人心生恐懼!
不僅僅有霧霾,這束光里,還包含了很多種微粒,比如:
有沒有很害怕?難道這束光讓人不能呼吸了嗎?
海爾空調“空凈合一”技術就是來拯救世界的~~~~~
消滅光柱中的所有微粒,不信?讓實驗來說話!
在兩間規(guī)格相同的密閉暗室內充滿大量煙霧,模擬極限霧霾,只要用手電筒打出一束光就能看到明顯的光束,而這明顯的光束之所以會形成,空氣的灰塵顆粒(即是霧霾成分)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即是“丁達爾效應”。而海爾全球首款“空凈合一”凈界系列空調卻可以把這些污染的空氣在8分鐘內徹底凈化,讓PM2.5的指數小于30μg/m3,空氣質量達到優(yōu)。相比之下,普通的除霾空調室內PM2.5指數在140μg/m3左右徘徊,空氣質量依然不好。
現在是視頻時間(http://m.v.qq.com/play/play.html?vid=t0538re4pwa&ptag=4_5.8.2.20367_copy)
海爾推出的全球首款“空凈合一”凈界系列空調輕松消滅光柱中的多種微粒,其CADR值高達450m3/h,達到專業(yè)凈化級別。以一個40平方米的房間為例,當空調開啟凈化后,一刻鐘就可以對整個房間的空氣凈化一遍。而針對凈化器二次污染難題,海爾應用駐極體凈化技術,永久帶電吸附灰塵,讓凈化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