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流動人口IC卡居住證于12月1日于三亞正式首發(fā)
12月1日,三亞舉行流動人口居住證首發(fā)儀式,16位流動人口拿到第一批海南居住證,標志著三亞市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向前邁進了一個新的臺階。當日,記者在首發(fā)儀式現(xiàn)場了解到,從即日起,三亞市公安機關開始啟動居住證發(fā)放工作,12月1日至5日在部分受理點試行發(fā)放工作,12月6日起將在全市范圍全面發(fā)放。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海南省居住證》在造型上與《居民身份證》相近,正面清楚的寫著“海南省居住證”、居住證號碼及發(fā)證機關,另一面,詳細記錄了持有人姓名、性別、民族、身份證號碼、原居住地、現(xiàn)居住地等個人信息。
“以前辦理暫住證要跑很多地方,填寫很多表格?,F(xiàn)在向所在轄區(qū)申請,很快就辦好了?!弊鳛槿齺喪着玫胶D狭鲃尤丝诰幼∽C的邊女士顯得很開心,來自山西的她已在三亞工作四年,從今往后再不用為辦理居住證而“跑斷腿”。而《居住證》有效期限為一年,每年簽注一次。
據三亞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李向明介紹,目前,三亞市登記在冊的流動人口約20萬人,他們來自全國各省市,奮戰(zhàn)在三亞市各行各業(yè),為經濟社會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根據《三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fā)三亞市流動人口居住證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精神,三亞市2014年10月17日起開始施行流動人口居住證制度。據三亞市公安局治安支隊人口管理大隊大隊長楊海波介紹,目前,三亞各個公安派出所都設有《居住證》受理點。分別是:市政務服務中心公安局服務窗口、河東派出所、月川派出所、大東海派出所、吉陽派出所、林旺派出所、新風派出所、友誼派出所、鳳凰派出所、崖城派出所、育才派出所等十一個《居住證》制作點?!毒幼∽C》持有人可以享受經濟、教育等十一項等同于本地居民的待遇。
相關報道:三亞公安機關 解讀《海南省居住證》
一、為什么要實行居住證制度?
答:為貫徹落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和創(chuàng)新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的通知》(瓊府辦〔2013〕44號),有序推進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實現(xiàn)城鎮(zhèn)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三亞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全市范圍推行流動人口居住證制度。推行居住證制度有助于建立普惠流動人口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解決流動人口“市民化、同城化”待遇問題,進一步增強流動人口對“第二故鄉(xiāng)”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對改革和加強流動人口服務管理,保障流動人口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居住證的樣式?
答:《居住證》由多層聚酯材料復合而成的單頁卡式證件,采用非接觸式IC卡技術制作,證件尺寸設計為85.6mm(長)X54 mm(寬)X1 mm(厚)。證件正面(名稱面)設計有姓名、性別、民族、公民身份號碼、戶籍所在地、現(xiàn)居住地址、有效期限、相片8個登記項目,證件背面設計的“海南省居住證”的字樣。
三、《居住證》有哪些技術特色?
答:證件采用非接觸式IC卡技術制作,利用芯片作為機讀存儲器。按照管理需要授權可以將變動信息(如住址變動)追加寫入;具有讀寫速度快,使用方便,易于保管,以及便于各用證部門使用計算機網絡查詢等優(yōu)點。
四、三亞市發(fā)放《居住證》工作從什么時間開始?
答:根據《三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fā)三亞市流動人口居住證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精神,我市2014年10月17日起開始施行流動人口居住證制度。我市公安機關從2014年12月1日開始啟動居住證發(fā)放工作,12月1日至5日在部分受理點試行發(fā)放工作,12月6日起在全市范圍全面發(f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