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yè)動態(tài) >
正文
金融IC卡遭遇推廣難
作者:RFID世界網采編
來源:中國一卡通網
日期:2013-11-01 16:12:39
摘要:“新卡片、芯生活”,與“芯”有關的廣告語最近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銀行的宣傳中,這其實是銀行在推廣金融IC卡(又稱芯片卡)。2011年,以安全性和便捷性為最大亮點的金融IC卡開始發(fā)售,管理部門定出了2015年取代目前使用的芯片卡的時間表,但現在三年時間過去了,IC卡的發(fā)售卻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局面。
少人問津的尷尬
金融IC卡又稱為芯片卡,因為卡片的信息被寫在芯片里,無論讀取還是寫入都要受密鑰的保護,所以不易被破譯或復制。相比目前被廣泛使用的磁條卡,芯片卡的安全性更高,而且還具備實現一卡通的功能,也就是將交通、醫(yī)療、教育、通訊、購物、娛樂、水電煤繳費等項目用一張卡來實現。
根據人民銀行的通知要求,到2015年,金融IC卡將全面取代磁條卡。自2011年開始,各銀行陸續(xù)推出金融IC卡,如今三年時間過去了,卡片的發(fā)售與應用卻陷入了瓶頸。
在臺東某大型銀行的營業(yè)廳里,前來辦理業(yè)務的市民絡繹不絕,但辦理金融IC卡的用戶卻寥寥無幾。記者看到,近一個小時的時間內,只有一位市民申領金融IC卡。這位辦卡的謝小姐表示,自己在銀行看到推廣廣告,看重的是這款聯購卡有很多加盟商戶,在購物消費時能獲得優(yōu)惠,還能代替會員卡使用?!笆遣皇切酒ㄎ业共皇呛茉诤?,它的功能才是我著重考慮的”,謝小姐從銀行了解到,卡片具備“閃付”功能,但是往里面存錢卻要去專門的銀行ATM機,而且并不是每個網點的ATM機都具備這個“圈存”的功能。對此,謝小姐感覺會給使用閃付功能帶來不便。
據了解,磁條卡只能通過刷卡的方式使用,并需要連接銀行系統(tǒng)讀取,而金融IC卡有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種讀取方式,能夠提供脫機交易和非接觸式交易。金融IC卡所謂的“電子錢包”功能,事實上相當于在銀行卡里另外建立一個電子錢包帳戶,在小額支付時,可以提供脫機交易,無需插卡刷卡、輸密碼,只要在POS機上輕輕“一拍”就能完成支付,而這也就是所謂的“閃付”。
有使用過金融IC卡的用戶表示,“沒感覺到金融IC卡和磁條卡有什么區(qū)別”。四十多歲的韓先生直言不諱地說,“什么電子錢包,還不如刷卡方便”。在采訪中記者發(fā)現,很多市民并不知道有所謂金融IC卡一事,甚至連年輕人也對此并不熟悉,接受采訪的絕大多數市民都表示沒有去銀行申領芯片卡的意愿。
工商銀行青島分行銀行卡部的紀科長介紹說,該行近兩年發(fā)卡已經主要以芯片卡為主了,“接觸式芯片卡刷卡沒有問題,非接觸式的應用還需要一段時間,正在布局當中”。他覺得,芯片卡的應用正處于普及階段,在過渡期里客戶的接受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應用,“雖然芯片卡的安全性更高一些,但是用戶在使用時并不會在意是磁條刷卡還是芯片插卡”。
打了折扣的便捷
在很多人看來,能夠吸引自己去主動辦卡的因素,除了安全性,使用便捷是最為重要的原因。但就目前芯片卡的使用來看,確實難盡如人意。
來自青島銀聯的消息顯示,截至目前,所有的銀聯結算終端都已經完成了改造,使用芯片支付看似沒有什么來自受理環(huán)境的障礙。但無論受理終端是否支持芯片,只要具備磁條刷卡功能,大多數人還是首選用磁條“刷”卡而非用芯片“插”卡。
在日常生活中,超市是人流較為密集且交易最為頻繁的地方,但目前在島城各大超市里,幾乎看不到有人用芯片卡辦理結算。有使用過芯片卡辦理結算的用戶認為,插入芯片卡的讀取速度也要比普通磁條卡更慢,雖然這也許足以證明芯片卡的安全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刷卡等待的時間。
除此之外,遍布大街小巷的便利店儼然就是諸如拉卡拉這種第三方支付的天下。這些第三方支付終端是很多年輕人還信用卡帳和完成各種繳費的首選,但是,這些終端并沒有普及芯片插槽的改造,單純的金融IC卡無法操作,這不能不說又是一大缺憾。
在金融IC卡推廣之初,便捷性曾成為最大的亮點。只要一卡在手,社保、交通、醫(yī)療、教育、通訊、購物、娛樂、水電煤繳費等功能都能實現;“閃付”功能可以在超市、便利店、百貨、藥房、快餐連鎖等零售場所和菜市場、停車場、加油站、旅游景點等公共服務領域大顯身手,像用公交卡刷卡那樣一拍就完成支付。理想與現實終究還是會有差距,現在金融IC卡的使用范圍還非常有限。在人們用卡最為普遍的公共事業(yè)繳費領域,金融IC卡卻卡了殼。
據了解,到目前為止,青島市共發(fā)行了三張個性化金融IC卡。所謂的“一卡通”式服務在一些封閉環(huán)境投入了應用。由中國銀行推出的“長城環(huán)球通IC卡”,就是面向企業(yè)園區(qū)項目的金融IC卡。在投入使用的園區(qū),手持這樣一張卡片,就能實現門禁、考勤、餐飲和超市消費的各種需求。另一種具有代表性的金融IC卡是交通銀行發(fā)行的“太平洋診療IC卡”,已經在市立醫(yī)院上線運行。無論是掛號、擇醫(yī)、結算、內部管理、綠色服務通道都可以用刷卡來實現。另外,工商銀行的“聯購卡”是目前知名度最高的金融IC卡了,該卡匯集了各大主流商場、餐飲、住宿、旅游、娛樂會員卡功能和商戶折扣優(yōu)惠于一體。
農業(yè)銀行個人金融部負責金融IC卡發(fā)行的楊常生表示,雖然金融IC卡都具備可擴展功能,卡本身在技術方面是支持的,但是是否能附加某項服務,讓各行業(yè)的應用實現“一卡通”,還是需要與各行業(yè)的合作商進行商談和協調。
工本費價格各異
調查過程中記者發(fā)現,以金融IC卡借記卡工本費為例,各家銀行的收費存在較大差異,最高差額可以達到20元/卡。
據調查,中國銀行的普通金融IC卡工本費為10元/卡。中國銀行的客服經理表示,“磁條卡換成金融IC卡需要收取10元的工本費,新辦一張金融IC卡也需要收取10元的工本費?!迸c中國銀行的收費標準相同的,還有招商銀行和農業(yè)銀行。建設銀行的磁條卡換金融IC卡的收費是10元,而新辦一張金融IC卡則需要取工本費20元。
而在位于市南區(qū)南京路上的光大銀行營業(yè)廳,工作人員則表示沒有金融IC卡辦理業(yè)務;相隔不遠的中信銀行里,只有在該行辦理貸款業(yè)務的客戶才能申領金融IC卡。交通銀行的金融IC卡,則需要持有一張該行的銀卡借記卡,而獲得銀卡借記卡的條件是儲蓄卡里最低有5萬元存款。在郵儲銀行和華夏銀行,記者了解到,目前辦金融IC卡暫時不收費。
除了換卡收費情況不一外,記者調查發(fā)現,如果直接辦理一張芯片卡,在辦理方式上跟原先辦磁條卡沒什么不同。但如果是把現有的磁條卡拿去換一張芯片卡,就要將原有銀行卡銷戶,再由銀行人員將舊卡中的各項業(yè)務轉至新辦理的芯片卡中,不能保留原來的卡號。
或許正是因為用磁條卡升級芯片卡不能保留原號碼,所以幾乎所有銀行的工作人員都建議“換卡還不如重新辦一張新卡”。而在辦理過程中,都必須向工作人員特別提出“我要辦一張芯片卡”。招商銀行某營業(yè)廳的大堂經理直言不諱:“我們現在辦卡還是以磁條卡為主,有顧客主動要求辦芯片卡的,我們銀行也可以辦,但也是需要工本費?!?
賠本賺吆喝的艱難
不僅定價的隨意性較大,而且銀行對于推廣芯片也似乎是一副不緊不慢的態(tài)度,有業(yè)內人士認為這與所付出的成本有很大關系。
一般來說,金融IC卡的推廣成本主要包括金融IC卡本身的成本、POS、ATM 等受理環(huán)境的改造成本以及銀行內部系統(tǒng)的開發(fā)成本等。有銀行業(yè)內人士透露,與目前磁條卡一兩元左右的成本相比,銀行所要支付的金融IC卡制卡費用要達到15-20元,如果是個性化定制,還要另外收費。根據單張卡片的制作費用,可以大概估算一下銀行所要付出的成本,以一年10萬張的發(fā)卡量來計算,僅制作成本一項的費用就超過百萬。
如果再加上商業(yè)銀行的人力、物力以及POS機具改造的費用,不難想象,成本還會進一步上漲。除了這些顯性成本之外,銀行還要承擔金融IC卡宣傳、營銷等各種其他成本。銀行的積極性不高似乎也可以理解。而對于那些免費辦理金融IC卡的銀行來說,就等于承擔了全部費用。
人民銀行青島中心支行的工作人員坦言,芯片卡發(fā)行規(guī)模是目前一個重要的瓶頸問題。雖然要求全市各國有商業(yè)銀行新增發(fā)行銀行卡中金融IC卡占比不得低于30%,股份制商業(yè)銀行不得低于15%,其它尚無金融IC卡發(fā)卡資質的商業(yè)銀行應積極開展發(fā)卡系統(tǒng)改造,要確保年底前具備發(fā)卡能力;要求各家銀行在柜臺上都對金融IC卡進行宣傳,但令相關部門擔心的是,要在2015年達到人手一張金融IC卡,還是有難度。(記者 葉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