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r夢想 喬布斯的汽車夢
人們一直津津樂道的iCar,不僅僅是因為喬布斯有一個汽車夢,實際上,這更是許許多多人夢想的汽車!喬布斯曾說過,消費者其實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許,他是對的!雖然消費者不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需求,但是,在每個人心目中仍有一個標準存在!當你的產品達到甚至超越了這個標準,你的產品也就成功了!
顯然,在信息如此發(fā)達的今天,我們的汽車能夠給我們提供的服務仍然太少了……人們期待,有人能夠提供更多,它或許就是蘋果?!下面分享美國科技網站Cult of Mac的一篇文章,看看他們是如何來看待iCar的。
美國科技網站Cult of Mac今天發(fā)表署名麥克·艾爾甘(Mike Elgan)的文章稱,蘋果已故創(chuàng)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曾夢想打造自有汽車產品,這其實是個好主意,不僅符合蘋果投資未來技術的理念,也與該公司的傳統(tǒng)相吻合。

喬布斯的汽車夢
《紐約時報》記者尼克·比爾頓(Nick Bilton)最近披露,喬布斯生前曾打算開發(fā)自主品牌汽車iCar。實際上,蘋果董事會的長期成員米基·德雷克斯勒(Mickey Drexler)之前也曾透露過這樣的消息。
人們往往認為蘋果造汽車無異于白日做夢。但事實上,蘋果iCar不僅是一個偉大的創(chuàng)意,而且也與該公司的歷史使命完全吻合。
我認為,蘋果應該開發(fā)汽車產品。汽車具有多種功能。首先,它是一種交通工具——一種具有發(fā)動機和輪子的設備,能將人、雜貨、高爾夫球桿等物品從一個地方送到另一個地方。其次,汽車又是一種內容消費設備。人們在駕車出行時,往往會聽廣播、數碼音樂等內容。
這就是汽車的功能。但蘋果開發(fā)汽車做什么呢?
人們通常將蘋果看作是一家電腦公司,或者是一家消費電子廠商。但蘋果自己并不這么看。他們始終在尋找一些用戶界面讓數百萬乃至數十億人備受折磨的行業(yè),然后以更好的設計適時介入。
當IBM PC DOS式的命令行用戶界面統(tǒng)治整個世界時,蘋果借助Lisa與Mac進入了這個領域;當音樂迷只能通過笨重的設備和界面來收聽便攜式CD播放器、Walkman和其他數字音樂播放器的內容時,蘋果又以iPod拯救了音樂行業(yè);
當人們受困于黑莓等笨重且乏味的手機產品時,蘋果以iPhone顛覆了整個手機行業(yè);當微軟和英特爾試圖構建一個基于Window的平板電腦和超極本世界時,蘋果又順勢推出了iPad,將我們從水深火熱之中解脫出來。
最大內容消費體驗
我和其他許多人都認為,電視將是下一個奇妙的內容消費體驗,蘋果意欲將電視變成一種令人敬畏的產品。所以,在電腦、音樂播放器、手機、平板電腦和電視之后,下一個最大的內容消費體驗又在何方?答案就是汽車。
我們或許能以涉及汽車生產的技術來對這種交通工具做另一番解讀。汽車生產需要設計專長、電腦知識以及用戶界面設計、材料工程學和制造能力等,而蘋果在這些方面的能力都超過了任何一家汽車制造商。
誠然,汽車的設計、電腦知識、界面、材料和生產的細節(jié)不同于消費電子產品。但此類專長是可以輕松購買的。有人或許認為,對于一家以生產小型電子設備見長的公司而言,汽車行業(yè)太復雜了,且投入巨大。但是,這些人的思想可能已經過時了。
實際上,以蘋果現有現金儲備,即便在收購了福特、克萊斯勒和通用汽車等三家汽車廠商以后,仍然還能富余180億美元的現金。我并不是說蘋果會收購這三家公司,我的意思是,依據福特、克萊斯勒和通用汽車的當前市值,蘋果握有的現金可以輕松拿下它們。
進軍汽車行業(yè)捷徑
蘋果是一家可與美國任何一家汽車廠商相媲美的企業(yè)巨頭。當然,蘋果若想進軍汽車行業(yè),最輕松的途徑莫過于收購一家汽車公司。
應該收購哪一家呢?
我認為答案顯而易見:特斯拉汽車公司(Tesla Motors)。
一旦收購了特斯拉,蘋果便會具備生產iCar所需的所有技術和能力。特斯拉目前是一家超豪華電動車品牌,但該公司多年來一直在醞釀推出價格更為低廉的汽車,現在甚至正開發(fā)一款造價約3萬美元的汽車產品。
蘋果還可以影響特斯拉未來產品設計的方向,并完全取代其掌控儀表板設計。眼下,特斯拉所有的儀表控制都在一塊17英寸的觸摸屏上實現,這種設計既尖端,又亟需蘋果的“點撥”。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展廳就是由蘋果零售店前首席設計師喬治·布蘭克什普(George Blankenship)操刀設計的。
通過收購世界上最具創(chuàng)新精神的電動車廠商,蘋果仍然能堅持自己的理念:即投資未來技術,甩掉歷史包袱。同樣,只要能轉變汽車的用戶界面,令儀表板變成一種美妙的內容消費體驗,蘋果還能延續(xù)自己的另一項傳統(tǒng),那就是改變拙劣的內容消費設計。
喬布斯打造iCar的夢想,不僅是蘋果有能力做到的,也是他們絕對應該嘗試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