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竟可買賣 B2B誠信制度亟待重新評估
(聯(lián)合電訊社/香港)--2011年中國的B2B市場剛開年就被扔進了一個重磅炸彈,2月21日下午,阿里巴巴B2B上市公司發(fā)布公告稱,董事會已經批準旗下B2B公司CEO衛(wèi)哲、COO李旭暉引咎辭職的請求。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發(fā)內部郵件聲稱,“過去的一個多月,我很痛苦,很糾結,很憤怒;對于這樣觸犯商業(yè)誠信原則和公司價值觀底線的行為,任何的容忍姑息都是對更多誠信客戶、更多誠信阿里人的犯罪!”
馬云在給集團內部員工的郵件中稱,幾個月前,發(fā)現B2B公司的中國供應商簽約客戶中,部分客戶有欺詐嫌疑,而更令人震驚的是,有跡象表明直銷團隊的一些員工默許甚至參與協(xié)助這些騙子公司加入阿里巴巴平臺。
馬云說,所有直接參與此事的阿里巴巴員工都將為此承擔責任,B2B管理層更將承擔主要責任,因而也就有了衛(wèi)哲、李旭暉引咎辭職事件。
對于此次阿里巴巴的高層管理人員引咎辭職事件,網絡上各方評論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形成高達幾千個詐騙賬戶的規(guī)模,冰凍三尺絕非一日之寒,馬云不可能最近才知道。而衛(wèi)李兩人純屬替罪羔羊,馬云是在棄車保帥;也有網友認為,B2B上難以避免欺詐行為,這是開放平臺中必然存在的問題;當然也有不少網友為阿里巴巴的這次處理拍手叫好,做生意當以誠信為天。
且不論事實的真相究竟為何,這次爆發(fā)出來的事件讓我們不得不深思,信用竟能買賣,誠信也是有價。只要給錢,騙子也誠信--只要我出得起價錢,我就能從一個詐騙公司提升為一個誠信賣家?這樣看來,B2B的誠信制度是應該要被重新評估了。
不可否認,阿里巴巴是全球數一數二的B2B公司,而與其知名度成正比的恰是其高額的會員費。費用問題已成為了部分中小企業(yè)在該平臺進行B2B推廣的攔路虎。在業(yè)績壓力下,收入誘惑前,部分銷售人員放棄誠信原則,不顧一切的拉攏客戶,管理層也睜只眼閉只眼。在這樣一個微妙的環(huán)境下,真正有信用度的企業(yè)有多少,外部人員也就不得而知,也無從得知了,而各種權威認證也形同虛設,根本起不到原先該有的規(guī)范約束作用。外行人霧里看花,摸不著門道。運氣好遇上個真正的誠信賣家,運氣不好,就得看看投訴有沒有效果了。
萬國商業(yè)網負責人認為,當前國內B2B市場正處于轉型階段,各種B2B推廣手段層出不窮,會員價格也高高在上。只有把這些推廣的水分擠掉,實現推廣低門檻,用戶按需消費,明明白白做推廣,才是真正的為客戶著想,把客戶擺著第一位。高額加盟費會員費所帶來的“利益”已然讓阿里巴巴“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任何一個以誠信為本的B2B商城都應當深深的引之為鑒。而萬國商業(yè)網從2003年推出網商幣開始,就一直致力于發(fā)展低門檻、低消費、按需消費的B2B推廣方式。不得不說,從透明度與實價誠信推廣方面,某些集團要彌補的還有太多。
馬云在郵件中聲稱,要把客戶擺在第一位,客戶第一的價值觀意味著我們寧愿沒有增長,也決不能做損害客戶利益的事,更不用提公然的欺騙。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只有把高價會員的泡沫擠掉,誠信的公司才能更多的加入到推廣大軍中,行業(yè)發(fā)展才能更健康更有序。要誠信還是要金錢?希望所有的B2B商城都不會做錯這一道良心的選擇題。(B2B江湖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