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密集讀取的超寬帶電子標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射頻識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密集讀取的超寬帶電子標簽。
背景技術
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頻識別)系統(tǒng)中,一般由閱讀器和標簽組成。閱讀器通過無線射頻讀取標簽內的信息,與傳統(tǒng)條形碼相比,其具有閱讀距離遠,讀取速度快,非可視識別,支持快速讀寫等優(yōu)點。RFID技術與互聯(lián)網(wǎng)、無線通訊網(wǎng)絡等技術相結合,可實現(xiàn)全球范圍內物品的跟蹤與信息共享,在物流供應鏈、生產自動化、公共信息服務、交通管理以及軍事應用等眾多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
隨著RFID技術的應用越來越接近單品級應用,在超高頻 RFID領域中關于標簽堆疊的現(xiàn)象日益增加,標簽密集時互相干擾越來越嚴重,而單標簽性能卻越來越好。因此在整個系統(tǒng)中,單標簽和多標簽的性能不一致,導致了系統(tǒng)的實施困難;如典型的門禁系統(tǒng),如果在誤讀和漏讀的矛盾中又增加了單標簽與多標簽性能差異過大的現(xiàn)象,門禁系統(tǒng)就很難有效工作,因此只有很好的解決了單標簽與多標簽性能差異過大的問題才能解決好門禁系統(tǒng)的應用問題,類似的還包括檔案文件管理等。
不難看出,現(xiàn)有技術還存在一定的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密集讀取的超寬帶電子標簽,克服普通標簽堆疊時性能下降明顯的缺點,有效的解決單標簽與多標簽性能差別過大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可密集讀取的超寬帶電子標簽,包括絕緣基材、位于絕緣基材上的標簽天線、以及與標簽天線連接的標簽芯片;
所述標簽天線包括兩組耦合塊、兩個輻射臂和短路環(huán);其中,短路環(huán)設置于中部,短路環(huán)上設有一開口,標簽芯片設置于短路環(huán)的開口處,與短路環(huán)連接形成閉合環(huán)路;兩個輻射臂分別連接于短路環(huán)兩側;每個輻射臂的外側設置一組耦合塊。
進一步地,每組耦合塊中包含有至少一個耦合塊,兩組耦合塊中包含的耦合塊數(shù)量是相等的。
進一步地,所述耦合塊與輻射臂之間,以及耦合塊與耦合塊之間,相互間隔一段距離設置,且相互直流斷開。
進一步地,所述絕緣基材為PET膜、PCB板或紙板。
進一步地,所述短路環(huán)的形狀為矩形框狀或“U”形。
進一步地,所述標簽天線為覆蓋于絕緣基材上的金屬導體層。
進一步地,所述耦合塊與輻射臂之間,以及耦合塊與耦合塊之間的間隔區(qū)域中填充有絕緣材料。
進一步地,所述輻射臂朝向耦合塊的一端呈階梯狀;
所述每組耦合塊中包括至少一個階梯狀耦合塊;
所述階梯狀耦合塊與輻射臂的形狀相契合,組合安裝后整個標簽天線整體呈矩形。
進一步地,所述每組耦合塊還包括若干個矩形耦合塊,所述矩形耦合塊設置于階梯狀耦合塊和輻射臂之間。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可密集讀取的超寬帶標簽,克服了普通標簽堆疊時性能下降明顯的缺點,有效的解決了單標簽與多標簽性能不一致的問題,增強了標簽密集堆疊性能的一致性。本實用新型具備環(huán)境適應性好,帶寬寬,靈敏度高、結構簡單的特點,可以應用于全球各頻段RFID行業(y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可密集讀取的超寬帶電子標簽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絕緣基材; 2、短路環(huán); 3、輻射臂;
4、耦合塊; 6、標簽芯片。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可密集讀取的超寬帶電子標簽包括絕緣基材1、位于絕緣基材1上的標簽天線、以及與標簽天線連接的標簽芯片6;
所述標簽天線包括兩組耦合塊4、兩個輻射臂3和短路環(huán)2;其中,兩個輻射臂3分別連接于短路環(huán)2兩側,兩組耦合塊4分別與兩個輻射臂3直流斷開安裝。耦合塊4用于提高天線帶寬;短路環(huán)2用于提供一個電感來與標簽芯片6進行共軛匹配,以與標簽芯片6阻抗匹配,此外,還用于防止靜電。
在本實施例中,作為優(yōu)選,標簽天線整體設置成矩形狀,呈左右對稱的分布,其中,短路環(huán)2設置于中部,短路環(huán)2上設有一開口,標簽芯片6設置于短路環(huán)2的開口處,與短路環(huán)2連接形成閉合環(huán)路。兩個輻射臂3分別連接于短路環(huán)2兩側;每個輻射臂3的外側設置一組耦合塊4。
標簽堆疊的一致性是由標簽天線及標簽的寬度決定的,標簽越窄,其互耦作用就越小,但標簽設置得過窄則會導致天線帶寬也相應變窄;因此,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適當?shù)臉撕瀸挾?,設置耦合塊4增加天線帶寬,再裝配短路環(huán)2和標簽芯片6進行共軛匹配,進而與標簽天線匹配阻抗,從而解決標簽堆疊一致性問題,以及單標簽與多標簽性能不一致性的問題。
作為優(yōu)選,每組耦合塊4中包含有至少一個耦合塊4,兩組耦合塊4中包含的耦合塊4數(shù)量是相等的。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每組耦合塊4中包含有三個耦合塊4,在實際工程設計中,耦合塊4的數(shù)量還可以是一個、兩個、四個或者更多。
作為優(yōu)選,所述耦合塊4與輻射臂3之間,以及耦合塊4與耦合塊4之間,相互間隔一段距離設置,且相互直流斷開。
作為優(yōu)選,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耦合塊4與輻射臂3之間,以及耦合塊4與耦合塊4之間的間隔區(qū)域中填充有絕緣材料,用于提高耦合塊4與輻射臂3之間的直流斷開效果。
作為優(yōu)選,所述絕緣基材1為PET膜、PCB板或紙板。
作為優(yōu)選,所述短路環(huán)2的形狀為矩形框狀或“U”形。
作為優(yōu)選,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標簽天線為覆蓋于絕緣基材上的銅質、鋁質或銀質金屬導體層。
具體地,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以標簽天線左側的輻射臂3為例,所述輻射臂3朝向耦合塊4的一端呈階梯狀;每組耦合塊4中包含兩個矩形耦合塊4和一個階梯狀耦合塊4;所述矩形耦合塊4設置于階梯狀耦合塊4和輻射臂3之間。三個耦合塊4與輻射臂3的形狀相契合,組合安裝后整個標簽天線整體呈矩形。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