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車載雙POS機分段計費設計解決方案
1 設計思想
設計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住建部行業(yè)標準《建設事業(yè)集成電路(IC)卡應用技術》(CJ/T 166-2006)和《建設事業(yè)CPU 卡操作系統(tǒng)技術要求》(CJ/T 304-2008)的復合應用消費流程而定。
上車時刷卡執(zhí)行復合消費開始流程,在卡片內紀錄上車的時間、站點等信息,下車時刷卡執(zhí)行復合消費結束流程,終端依據(jù)上車站點信息和下車站點信息計算應扣金額,完成本次乘客乘坐公交消費。
信息由車載刷卡POS終端從公交車上的車載GPS 智能終端實時獲取。
2 車載刷卡雙POS終端配置方案布置兩臺刷卡POS終端,乘客可在任意一臺POS終端上刷卡執(zhí)行上車或下車操作。兩臺POS終端均與車載GPS 智能終端對接,以便實時獲取站點信息。
3 方案詳解
3.1 刷卡POS終端刷卡交易主流程設計

3.2 上車刷卡流程

3.3 下車刷卡流程

3.4 補扣流程

4 方案疑問解答
為何不在上車時預扣最大金額,以防止逃票?
上車時預扣消費金額,這有可能導致下車時實際應扣金額小于預扣金額,這樣的話需要在下車時執(zhí)行脫機充值操作,這在目前公交領域基本上是不允許的,也是不推薦的。為保證安全性,一般都是要求聯(lián)機充值的。
為何要在上車時當卡余額小于到線路終點站的票價,拒絕乘客刷卡交易?有可能乘客卡內余額是足夠其支付到其目的站的實際票價。
乘客上車時終端無法知曉其具體目的站信息,因此無法判斷乘客卡內余額是否足夠支付其最終的實際票價,因此為保險起見,在上車時先判斷其卡內余額是否足夠支付到線路終點站的票價。
支持透支交易,則在上車時可以只判斷卡內余額是否大于本線路起步價。
5 其他方案
5.1 帶灰鎖機制的復合消費
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增加了灰鎖機制,即乘客上車刷卡時,終端將卡片置灰,乘客刷卡下車時按實際金額成功扣款后再將卡片解除灰鎖。在卡片帶灰鎖期間,卡片無法在其他終端上進行任何交易。
優(yōu)點在于可以有效防止逃票;
缺點在于若持卡片人下車未刷卡則一直帶灰鎖,帶灰鎖期間此卡片將無法在其他終端上進行任何交易,這可能導致持卡人極大的反對意見和投訴,特別是目前公交卡不單單僅用于公交乘車這個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