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卡掛失金額卻不凍結 市民質疑掛失意義何在
“明明已經申請掛失,可公交卡里的錢還是被花光了!”近日,市民彭先生向《瑞網議事廳》反映,日前,他不慎丟失了公交卡,跑到市公交IC卡辦理中心掛失、補辦,一套流程走下來,仍然無法挽回損失,原卡內的100多元余額僅剩2角。記者對此事進行了采訪調查。
市民:公交卡掛失金額卻不凍結
市民彭先生辦理的是公交IC卡通用卡。前段時間,他把卡弄丟了,于次日去市公交IC卡辦理中心辦理了掛失。當他詢問工作人員卡內還有多少錢時,被告知“無法查看余額”,要等到新卡辦出來后才能查看,三天后再來領取。
“我還特地問了工作人員,卡內的余額是不是即時凍結的。對方說,余額要第二天才會被凍結?!?/p>
等了三天,彭先生領到了新的公交IC卡,工作人員告訴他,卡內只剩2角錢,并問他要不要充值。
對此,彭先生非常郁悶:“我原卡里面有100多元錢呢,及時來掛失還是被用光了。如果公交卡不能像銀行卡一樣即時鎖定,那我還不如再辦一張,掛失還有什么意義?”他質疑公交IC卡管理存在漏洞。
網友:公交卡被“盜刷”頻頻發(fā)生
市民彭先生的遭遇在網上引起熱議,一些網友也反映自己的公交IC卡丟失后遭人“盜刷”。
微博網友“消失的味道”也曾丟過公交IC卡,“發(fā)現(xiàn)丟了后我馬上跑去掛失,補辦后還是沒‘追’回卡里的200多塊錢?!?/p>
微博網友“江南蕭郎”認為,該市的公交卡可以無限制刷卡,讓“盜刷者”有漏洞可鉆。
微博網友“胖胖愛吃肉”回帖:“我曾經見到有人拿著公交IC卡幫別人刷卡,并收取費用,可能是撿到別人的卡想‘套現(xiàn)’?!彼J為公交卡刷卡應有所限制。
市公交IC卡辦理中心:系統(tǒng)設置原因無法當日凍結
市公交IC卡辦理中心科長楊建偉接受采訪時表示,公交IC卡與銀行卡的系統(tǒng)不一樣,由于系統(tǒng)設置原因無法做到及時凍結余額,還請市民理解。
據(jù)了解,該市公交IC卡采取實名登記制度,分為通用卡、學生卡、老人卡、傷殘卡,都具有掛失、換卡等功能。
無論是辦卡、掛失還是換卡,都必須由工作人員人工采集數(shù)據(jù)進行核實。工作人員每天晚上逐車采集數(shù)據(jù),然后將數(shù)據(jù)錄入管理系統(tǒng)。比如5月19日有人申請公交IC卡掛失,當日晚上工作人員需采集數(shù)據(jù),次日零時管理系統(tǒng)清算,清算后該卡內的余額才會被凍結。
楊建偉還介紹了如何掛失補辦和換卡的具體流程。
掛失補辦:憑原卡的身份證原件辦理掛失手續(xù),掛失后補辦新卡,并繳納10元工本費,原卡內余額經核實后轉入新卡。
換卡:憑原卡的身份證原件辦理換卡手續(xù),經公交IC卡管理中心檢驗,如是卡片持有者人為造成卡內芯片失效的需繳納10元工本費,原卡內余額轉入新卡。
楊建偉表示,該中心一直在探索如何優(yōu)化公交IC卡,為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務。今年1月份,該市公交IC卡管理系統(tǒng)進行過一次系統(tǒng)升級。
可否限制公交IC卡的刷卡次數(shù)?楊建偉說,通用卡如此設置就是為了方便市民一卡多刷,如果限制成“專用卡”,會對不少購卡市民造成不便。據(jù)介紹,每一次刷卡均有記錄,市民可以申請查看刷卡情況。“希望市民妥善保管好公交IC卡,丟失后及時辦理掛失?!?/p>
律師:公交公司應確保
消費者財產安全
浙江瑞越律師事務所律師肖成飛認為,市公交公司有確保消費者財產安全的義務,應考慮和設置掛失后即時凍結賬戶的服務。公交IC卡一旦丟失,卡主如果憑有效的身份證件及時掛失,市公交公司就應即時凍結賬戶,暫停該卡使用,而不應該有時間限定。該事件中,彭先生只要提交身份證,市公交公司理應立即查實余額;掛失后第二天才能凍結、且不能查余額的做法不妥。不過,肖成飛坦言,我國法律并沒有對公交卡設置有明確規(guī)定。
肖成飛認為,若該公交卡遭人盜刷發(fā)生于失主未申請掛失前,由于失主未妥善保管該卡導致遭人盜刷,應由失主個人承擔損失;若失主在丟失公交卡后,及時向公交公司申請掛失,也已采取一定的補救措施,但由于市公交公司失誤或管理存在漏洞,未及時辦理掛失手續(xù),存在過錯,以致該公交卡遭人盜刷的,失主的財產損失與市公交公司的過錯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應由市公交公司依法承擔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