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手機銷量已占70% 使用手機支付需警惕
智能手機能“吃錢”您知道嗎?目前我國智能手機銷量已占手機總銷量的70%以上,可被智能手機“坑爹”的消費者也不少。省消協(xié)日前發(fā)布警示,提醒消費者尤其是喜愛用手機“網購”一族在使用手機“智能”時要多長個心眼,當心被“吃錢”、“吃隱私”。
據工信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智能手機銷量已占手機總銷量的70%以上。智能手機已不再是單純的通訊工具,而是集娛樂、身份識別、定位、電子支付、移動辦公等多元化功能于一體的移動終端,深入到人們生活的各個層面。
然而,在人們通過手機上網閱讀、購物、社交、打出租車、辦理銀行業(yè)務、處理公私信息和業(yè)務,享受著方便、快捷、輕松的服務同時,機主的信息與財產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凸顯。
在網上應用商城中,一些惡意應用軟件會偽裝成熱門應用軟件,不小心安裝了就會在機主不知情的情況下,盜取個人信息,定制收費套餐、浪費用戶的手機流量。還有一些不良的手機生產商,通過手機上預置的應用軟件,在未向用戶明示并經用戶同意的情況下,擅自收集、修改用戶個人信息,竊取用戶存儲的電話號碼、照片以及辦公文件等等,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還有損失更大的。有些消費者安裝了手機支付平臺并綁定了銀行卡,手機不慎丟失后,支付平臺中的存款被系數盜取。
智能手機“吃錢”、“吃隱私”,今后誰還敢用?安徽省消協(xié)日前發(fā)出警示,提醒消費者在享受手機智能便利的同時,請注意信息與財產的安全。
消費者應當在正規(guī)商場購買包裝上標注有“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進網許可標志”的智能手機,并安裝正版的各類應用軟件,不要貪圖便宜購買來路不明的手機或是下載來源不明的應用軟件。
使用完如藍牙、位置服務、近場通信(NFC)、無線網絡、甚至蜂窩數據后,一定要及時關閉這些設置功能,否則不但會消耗智能手機的電量,還會給黑客訪問你的手機留下了可乘之機。
消費者一旦發(fā)現手機中預置了有可調用終端通信功能,造成流量消耗、費用損失、信息泄露等不良后果的應用軟件時,可向有關部門舉報或是投訴。
網購族這么多,用手機“淘寶”的人也不少。使用手機支付平臺的消費者,最好采取多種保護措施,如支付密碼和登錄密碼不要相同,每隔一個周期更新一次密碼,設置“手機短信驗證”時不設定本手機為驗證手機等等。一旦手機丟失,為了避免相關聯(lián)的銀行卡、支付寶存款受損,消費者應立即向通信運營商進行電話掛失(即使是在非營業(yè)時間的晚上),隨即再帶著身份證第一時間去營業(yè)門店補辦手機SIM卡。
還要特別注意的是,在手機銷號時,如曾用此手機號綁定過相關的支付業(yè)務,注銷號碼后并不會解除相關的綁定,消費者一定要在注銷號碼前先申請解除綁定服務,才能確保賬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