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訊與中華電信將合作推NFC SIM卡移動支付
本港移動電話滲透率可謂相當驚人,截至今年4月止,滲透率達229%,換句話說即每名港人平均起碼有2至3部手機,并引發(fā)無限商機。銀行及電訊商搶飲“頭啖湯”,開發(fā)NFC移動支付,香港電訊更與臺灣中華電信合作,推動發(fā)展跨境NFC技術,預計明年上半年推出,屆時港人赴臺旅游,只要配合NFC SIM卡,“嘟一嘟”便可變身臺北悠游卡在當?shù)叵M,功能更勝本港的八達通。
截至今年4月,本港移動服務用戶超逾1073萬個,不少人更擁有多部智能手機。面對智能手機普及,其應用層面愈見廣泛,香港電訊無線業(yè)務產品開發(fā)及管理高級副總裁管紀東,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有NFC功能的智能手機,配合銀行開通支付服務及電訊商發(fā)出的NFC SIM卡,便可作小額交易支付,一“嘟”就能消費,香港電訊是本港第一家以SIM卡形式,推出NFC手機支付服務的電訊商。
香港電訊更與中華電信合作,提供NFC漫游服務。
管紀東預期該技術可于明年上半年于兩地推出,屆時香港旅客可透過中華電信的NFC信任服務平臺(TSM),將臺北悠游卡下載至香港NFC手機,在臺北搭乘捷運或進行小額交易,可下載商戶提供的優(yōu)惠券即時使用。
此外,根據(jù)金管局去年第3季度委託顧問公司的調查顯示,預計NFC功能的智能手機滲透率將超過40%,管紀東認為此屬一大商機,其與恒生銀行共同開發(fā)具NFC功能的手機錢包,除可作500元以下的小額交易外,日后更可發(fā)展成可下載商戶所提供的優(yōu)惠券,吸引客戶消費。
NFC手機更可望發(fā)展成認證工具,取代會員卡及屋苑住戶卡。
手機錢包勢成為將來新的電子支付模式,匯豐于去年11月,推出手機信用卡付款服務,首階段只支援iPhone 4、4S及5,一部手機只支援一張信用卡,及一個智能機套。上月底香港電訊則與恒生銀行,合作推手機支付服務。
同時,銀聯(lián)通寶有限公司(簡稱“銀”)亦積極備戰(zhàn),正研究NFC手機錢包,并已與電訊運營商洽談過,發(fā)展?jié)u見眉目,預計最快可于今年第3季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