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推廣流動人口居住證"一卡通" 讓外來人口同享公共服務
去年3月,武漢結束實行10余年的外來人口暫住證制度,以居住證取代暫住證,并捆綁“武漢一卡通”發(fā)放。武漢市擁有居住證的外來流動人口,可以憑居住證享受和武漢市民同樣的子女教育、計生、就業(yè)等10項“市民權益”。昨日,省政協(xié)委員許發(fā)民帶來提案,建議在全省推廣這種流動人口“一卡通”居住證制度,讓流動人口更好地融入居住地政治、經濟、社會建設之中,能夠享受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務。
許發(fā)民提出,近年來,我省流動人口逐年快速增長,但是,由于原有“暫住證”制度與戶籍制度銜接斷層,流動人口在居住地往往無法享受到與本地居民同等的子女上學、醫(yī)療衛(wèi)生、社會保障等各項公共服務,給工作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據此,許發(fā)民建議,我省可全面推廣流動人口“一卡通”居住證制度,以加強流動人口的登記管理,為流動人口提供就業(yè)、子女入學、社會醫(yī)療等方面市民待遇。他提出,由省政府牽頭,省委政法委、民政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部門參與,建立符合我省實際的“一卡通”居住證制度,明確居住證適用的對象范圍,實現居住證制度與戶籍制度的銜接。
許發(fā)民還建議,可以將制作居住證所需費用以及非本市戶籍人員服務管理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明確公安機關作為非本市戶籍人員居住登記和居住證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門,同時對其他公共服務機構、商業(yè)服務組織為“居住證”的使用,提供配套的環(huán)境條件,提升“居住證”的含金量。
提案中還建議,進一步擴大“一卡通”居住證的服務內容,按照“一證多能”要求,逐步整合各部門多種證件為“一證”,真正實現一證在手,全省通行,賦予流動人口當地的各項社會保障待遇,便于持證人員在湖北享受職業(yè)培訓、計劃生育、社會保障、子女就學、公共衛(wèi)生等方面的權益和公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