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住有所居”到“居有所享” 力諾瑞特推出“陽光保障房計劃”
山東 2011-04-15(中國商業(yè)電訊)--隨著近幾年國家對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低收入人群跨入了“住有所居”的行列,2011年中央更是將去年580萬套的建設規(guī)劃提升至1000萬套。然而從歷年反饋情況來看,逐年遞增的規(guī)模工程雖然漸漸滿足了人們的居住所需,“高耗能”問題成為保障性住房的軟肋。
近日,太陽能企業(yè)力諾瑞特推出的“陽光保障房計劃”給這個群體帶來了希望。據悉,該計劃的目標是在全國范圍內建成10萬套以上的綠色保障性住房,解決10%以上全國保障性住房的“低質量、高耗能”問題,涉及全國數十個大中型城市,參與建設樓房在20層以上,以80平米小戶型為主。其致力于將太陽能全面系統(tǒng)地與保障房結合的方案,有望改變保障性住房的“低居低保”、“高耗高排”現(xiàn)狀,用“保質保價”、“綠色低碳”一改城市弱勢群體的生活方式。
倡導政府嚴格把控“政策源頭”
近幾年,國家加強低碳住宅、擴大保障房建設的呼聲越來越高,然而政策還只是停留在“倡導性”層面上,并沒有轉變成“強制性”,致使保障性住房質量不過關、太陽能建筑一體化工程未能實效進展。那么,如何有效的把低碳建筑理念納入到保障房規(guī)劃中,并保質保量的高效執(zhí)行,尚須政府嚴格把控政策源頭。
據力諾瑞特“陽光保障房計劃”相關負責人稱,過去幾年中我國房產目標重點放在了商品房的開發(fā)上,對保障房的重視不夠,且在商品房低碳節(jié)能功能性推進上也較緩慢。雖然太陽能企業(yè)一直在努力自尋發(fā)展之路,但在缺乏強制性政策的管控下,對于建筑節(jié)能這樣一個新技術起步階段,僅靠企業(yè)“單拐”也很乏力。
不過,隨著國家近兩年對保障房政策的加大,尤其今年住建部明確提出2011年將開工建設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住建部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針對保障房的長效保障機制強調,這充分預示著太陽能產業(yè)迎來了新機遇,一批有實力的名牌太陽能企業(yè)也將沖鋒陷陣。作為首個提出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概念的太陽能企業(yè),力諾瑞特更是在各地分配指標下來之后就全力投入節(jié)能計劃,推出“陽光保障房計劃”,希望通過與各地政府積極合作,共同推進保障房建筑的低碳化,為低收入群體打造“居有所享”的生活環(huán)境。
抓緊企業(yè)敦促性“責任鏈條”
上海市住房保障和管理局住房建設監(jiān)管處處長張立新在房地產研討會上強調,“要提高保障性住房質量、改善低收入人群的居住水平,除了要把控國家政策源頭外,還要抓緊企業(yè)責任鏈條”。建筑一體化工程不同于簡單的太陽能熱水器,它建立在嫻熟的技術與優(yōu)質的方案之上,這就敦促太陽能企業(yè)一定要承擔起行業(yè)規(guī)范化責任,防止重演太陽能熱水器市場混亂局面的發(fā)生。
據了解,力諾瑞特“陽光保障計劃”專攻“功能保障”和“成本控制”兩大方面,在確保低耗減排等功能性保障的基礎上,給予成本最大化控制,以減少低收入人群的住房經濟投入。目前,保障房節(jié)能推廣方案正在完善中,4月份是建筑一體化生產線的調整期,整個優(yōu)化方案將于5月底全部完成,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有望在全國全面執(zhí)行。業(yè)內專家稱該計劃將引領太陽能熱能利用升級到建筑工程層面上,并會推動我國低碳功能保障性住房迅速在全國推廣。
有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如果政府拿出80%的保障性住房安裝上太陽能,有望每年可節(jié)省一百二十億元左右的電費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