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的下一個競爭點:指紋識別手機
網文寫到"要想手機賣的好,聲色一定不能少",這是目前手機市場的真實寫照。從和弦到Hi-Fi,從百萬象素到手機DV,一茬接一茬的手機新貴輪番登臺。手機廠商們在經歷了一場場“聲色”交量之后,下一個交鋒的戰(zhàn)場將是什么?
手機的演化受兩種力量驅使。一是手機作為一個終端設備的發(fā)展軌跡。二是手機作為一系列移動業(yè)務的載體,受移動業(yè)務的衍生和發(fā)展而推動。
從移動終端自身的發(fā)展來看,其功能的演化經過了從最初的通話終端到后來的通信終端,增加了短信功能,豐富了通訊能力;再從通信終端發(fā)展為個人信息終端,具備了智能化的特征,能夠運行復雜應用,大大接近了PC的境界。功能的豐富,性能的提升,使得人們對手機的“使用依賴”、“功能期望”不斷增加。日本等國先進的運營商已經把手機作為個人身份的標識,賦予手機更多非凡的意義,如電子錢包、電子名片、甚至手機電視等等。從這個變化來看,在不遠的將來,手機對使用者的重要性將遠勝于其它任何電子便攜產品。而如何保護這個如此重要的個人身份終端的安全,已經是業(yè)界先行者關注和實踐的課題。指紋手機的出現正是這一課題的實踐結果。
從1998年西門子第一個推出指紋手機,到現在FUJISTU的F900i指紋手機、LG的 LP3550指紋手機、NTT的F505i指紋手機,以及SAMSUNG、國內的手機廠商宇龍的CoolPad 858F 指紋手機,可以明確的看出廠商給手機勾勒的演進方向。
指紋手機是在現有的手機主板上接入指紋采集芯片,在手機的主控程序中增加指紋識別處理模塊,從而使其能夠采集使用者的指紋,并加以識別,以達到對手機操作的某些控制,或者為某些移動業(yè)務提供指紋身份認證功能。下面從手機終端的幾種形態(tài)說明一下指紋手機何以將成為下一個競爭的熱點。
第一作為“通信終端”的手機,如何保護通信終端的合法使用以及通信記錄的隱私安全已經是值得關注的問題。在剛剛過去的20世紀,人們還在為手機的外形重量津津樂道時,是不會關注到電話本、通話記錄或者短信息的安全的。但隨著人們對手機使用度的大幅提高,使得手機與人們的隱私生活、商業(yè)活動不斷的緊密相關。漸漸的,手機上開始留下個人生活或工作的痕跡時,其使用安全和隱私安全的需求突顯出來。指紋識別技術正可以確保只有自己才可以使用自己的手機,從而確保不被非法使用。
第二作為“信息終端”的手機,手機上豐富的個人信息的安全是移動信息安全的一個重要方面。新一代的智能手機,已經具備強大的個人信息管理能力。WORD和EXCEL辦公文檔、電子郵件、媒體文件、電子貨幣、電子名片等等都是手機上個人信息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大部分智能手機已經配備64M以上的存儲器,甚至有的手機開始支持微盤。這標示著手機將存儲越來越多的個人隱私信息或者重要的工作文檔。到這個程度,手機的重要已經不不是因為手機功能的強大,而更多則是因為手機中信息的價值。手機沒了可以再買,信息沒了,卻難了再重生。這就是信息為什么比載體更加重要。保護手機信息的安全,指紋識別技術完全勝任。
第三作為“業(yè)務終端”的手機,在移動業(yè)務中扮演非常重要的接入終端的角色。移動增值業(yè)務從短信投票開始,已經發(fā)展到移動支付、移動證券,移動警務等等。移動增值業(yè)務不斷的從簡單向復雜發(fā)展,同時也牽引著手機終端向智能化、安全化的方向演變。3G時代的到來,更是預示著是一個以手機為載體的移動業(yè)務時代的來臨。移動業(yè)務從少到多,從簡單到復雜,從無安全要求到高安全性需求,從無身份認證到有身份認證,這林林總總的業(yè)務的安全必將以手機終端的安全來保證。以移動商務為例,可以開展移動股票、移動證券,移動采購,移動支付等多種類型的移動交易。而這些任何一種交易的安全性,尤其是在采用手機這種“非面對面”、“非面向連接”的交易方式時,除了交易本身的安全之外,交易者的身份真實性與交易的不可抵賴性顯得尤其重要。另如移動辦公,尤其是高管人員的移動辦公,比如銀證類――業(yè)務本身與人的身份強相關――的業(yè)務審批,其審批的安全性更是不可忽視的問題。這些都在說明同一個問題:高級的移動業(yè)務需要身份安全,身份安全要求移動終端具備可靠的身份認證能力。與密碼這類系統(tǒng)分配的身份符號相比,指紋這種與生俱來的“密碼”使得手機成為一個可靠的認證終端幾乎沒有障礙。
當然,不管是保護手機的隱私安全或信息安全,還是作為移動業(yè)務的身份認證終端,理論上講,指紋識別技術并不是唯一的方法。PIN碼(或密碼)沒有在手機安全上被廣泛應用起來,一方面是因為它一直被手機鈴音、彩屏、拍照等這些時尚潮流的需求所淹沒,更重要的是因為用戶對移動終端的安全需求的延遲出現,使得PIN碼失去了用武之時。當手機在聲色方面的發(fā)展達到頂端以后,安全需求才開始來到。而正是此時,更新一代的身份認識技術――指紋識別技術已經發(fā)展成熟,并開始被廣泛應用。所以,在安全和身份認證方面,采用現在更為方便、已經成熟的指紋識別技術,成了手機廠商們的首選。全球大的手機巨頭在指紋手機研發(fā)上積極表現已經為我們作出標榜。
另外,指紋識別技術還具有很強的延展性。除了在保護手機的使用安全、隱私保護方面,以及身份認證方面的強大而方便的能力外,其具有的導航能力、單雙擊能力完全可以替代現有終端上的方向鍵和確認鍵。另外還可以定義不同手指與某項操作的對應關系,以實現快捷撥號或者快捷啟動的功能。
據Computer Industry Almanac發(fā)布的有關研究報告,2005年世界手機用戶將要突破20億。 到2005年年底,中國毫無疑問將擁有世界最多的手機用戶,總人數達4億,這相當于美國的2倍。假如在隨后3年,指紋手機占到手機總量的5%,在中國總量按4億計,將有2000萬部指紋手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細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