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自動化加速發(fā)展 將成零售業(yè)常態(tài)
上海的愛購便利店為基于AiFi平臺的無人、自動結帳自主商店
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危機促成新的食品與雜貨購買方式,減少或避免人員接觸與聚集、加速購物與優(yōu)化體驗的自動化技術,在雜貨採購程序各階段的滲透率將加速,而自動化程度的大幅提升與帶來的改變,未來即使疫情受控或遠離也將成為購物常態(tài)。
據Design News報導,疫情期間送貨需求激增、送貨員有健康與安全顧慮,亞馬遜(Amazon)、Instacart、Whole Foods等業(yè)者有員工陸續(xù)以提高薪資給付、要求病假津貼與安全保護措施、健康或安全顧慮等為由罷工或怠工,再加上員工染病無法工作與恐慌性購物,都會嚴重影響供應鏈運作。
2019年ResearchAndMarkets的報告顯示,2018年零售自動化市場營收超級市場業(yè)貢獻最高,但預期好市多(Costco)與Walmart等量販店業(yè)者的佔比將顯著成長,2026年全球零售自動化市場規(guī)??蛇_235億美元,整個零售業(yè)對庫存與工作人力管理等后勤自動化解決方案都有需求。
疫情爆發(fā)將促成強化社區(qū)適應力與城市衛(wèi)生的策略性數(shù)位基礎設施,所有自動化技術應用,應聚焦于處理實際問題,在情勢嚴峻時刻為眾人的需求提供解方、提升作業(yè)人員的能力,并提供更多安全保護。商店自動化系統(tǒng)開發(fā)公司AiFi認為,疫情可望加速自主商店與食品送貨等非接觸式服務的發(fā)展。
疫情期間,零售店營運者與送貨員是民眾的救星,保障健康與安全是第一要務,自主且非接觸式的商店能更安心地工作。因此,善用自動化技術成為保護零售店員工與購物者的關鍵策略,有助于減少人員互動、確保社交距離,店內員工也能專注于補貨、店內清潔等必要作業(yè)。
實體商店須採用可提升購物效率與體驗的科技,才能跟線上零售商競爭、紓解獲利壓力、因應與日俱增的電子商務活動,因此雜貨採購自動化日益受到重視。零售自動化涵蓋的技術包括自主送貨車、攝影機、條碼與無線射頻識別(RFID)標簽等識別技術、機器人等。
Takeoff Technologies指出,疫情期間零售業(yè)者可建置在地部署的自動化微物流中心(MFC),由協(xié)作機器人處理交貨作業(yè),只需少量人力即可運作還能減少貨品接觸,運用庫存管理系統(tǒng)可追蹤交貨進度,而補貨系統(tǒng)也能依庫存量自動產生補貨訂單以避免缺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