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網絡電子身份標識載入手機線上線下多場景便利群眾生活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fā)展和網絡服務日益多樣化,人民群眾對數字化服務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安全性和用戶體驗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研發(fā)的公民網絡電子身份標識(eID)技術以實現安全可靠的公民網絡身份認證為著力點,保障公民個人信息安全,維護網絡空間安全。為了進一步提高技術應用的便捷性,今年9月,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聯合華為啟動了eID載入手機試點,組合了國產密碼算法、華為手機全球獨創(chuàng)麒麟芯片,可在移動互聯網環(huán)境下為公民的線上線下活動提供高安全、可靠的身份認證服務。
加載在手機中的eID,使用多種技術手段確保個人信息安全:eID的開通基于對身份證真實性的在線驗證技術,以手機攝像頭在安全模式下拍攝本人并與身份證內置照片比對;eID的開通和驗證只在手機安全芯片內部進行,包括華為在內的任何第三方都無法獲取用戶個人信息;eID存儲于手機安全芯片中,按照eID規(guī)范開放使用,不會被第三方APP強制流程劫持。用戶使用華為P20系列手機,在“華為錢包”內通過身份信息核驗和人臉比對后即可成功申領eID。
eID實現“無紙化”出行
手機eID在航空出行、酒店住宿領域的應用上線,以其安全和便捷性獲得了用戶、媒體和業(yè)界的廣泛關注。9月,中航信旗下的“航旅縱橫”應用率先發(fā)布了支持手機eID的新版本,成為首個支持手機終端eID在線身份認證功能的互聯網應用。用戶申領eID后,可一鍵注冊、登錄航旅縱橫APP,無需輸入姓名、身份證號、賬號、密碼等信息,從而減少了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此外,eID電子登機牌的技術開發(fā)也已基本完成,旅客完成eID在線身份認證后,即可在APP上生成二維碼登機牌,不必再打印紙質登機牌,實現“無紙化”出行。
eID讓“無證入住”酒店成為可能
eID在線下的應用優(yōu)先選擇了酒店入住場景,在該場景下使用了eID新增的“身份電子證照功能”,它利用密碼技術保護個人身份信息,供群眾在線下安全出示身份使用。首個試點酒店是廣東省深圳市安樸珀萊酒店,用戶在華為手機上申領eID后即可使用該功能,用戶在入住酒店時只需將手機放在專用讀卡器上并驗證指紋(或輸入“華為錢包”密碼)即可驗證身份信息。這種方式作為無證入住的一種安全補充,既能極大方便群眾的出行,又能滿足治安管理的要求,并且最大限度地保護了個人信息安全。
eID拓展步伐不斷加快
目前,可加載eID的手機機型擴展到Mate2、MateRS、Mate10、Mate10Pro、榮耀10、榮耀V10等,用戶將手機系統版本升級至EMUI9.0系統,并將華為錢包APP版本升級至最新,即可在“華為錢包”APP中申領eID,體驗eID帶來的便捷服務。未來,隨著手機eID拓展步伐速度的加快,將接入更多線上和線下身份認證場景,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