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NFC再到APP軟件 看手機支付發(fā)展歷程
手機支付,相信這個詞語對于大家伙來說并不陌生,它最重要的價值就是在購買東西時不用給紙質鈔票,目前國外很多國家和地區(qū)都有著比較完善的手機支付體系,手機支付也基本融入到了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中。但是在中國市場,這幾年手機支付的發(fā)展遭遇了各種的磕磕絆絆,今日我們不妨來回顧下手機支付這幾年的風雨歷程。
要說起手機支付,不得不提一個關鍵詞——“NFC”,中文名稱為“近距離通訊技術”,它是由非接觸式射頻識別(RFID)及互聯(lián)互通技術整合演變而來,在單一芯片上結合感應式讀卡器、感應式卡片和點對點的功能,能在短距離內與兼容設備進行識別和數(shù)據(jù)交換,而目前NFC技術最切合實際的應用就是手機支付,在日本和韓國,用戶只需拿著具備NFC功能的手機就可以充當公交卡、地鐵票,也可以用來在商場結賬時支付,甚至還能當做信用卡。
中國在2006年時一些城市(諸如北京、廈門)也開展了NFC技術相關的試驗,囊括公交支付、商場支付等,不過當時具備NFC功能的手機售價不菲,再加上缺少商家這樣的第三方合作的支持,手機NFC技術支付隨后也就不了了之,目前運營商正在推的“手機SIM支付”其實也是基于NFC技術,只是將早期獨立的NFC模塊做的更小而已,但實施NFC技術關鍵點是在于商家需要購置專門的NFC設備,所以這就增加了商家的成本,這也是至今NFC未能在國內普及的重要原因。
隨著NFC技術支付的不了了之,此時3G網(wǎng)絡逐漸興起,于是手機支付又出現(xiàn)了另一種新形式:短信上網(wǎng)支付。這種手機支付方式依托于電腦端的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在電腦端通過網(wǎng)上銀行進行操作,并將支付驗證碼等信息發(fā)送至綁定的手機上,然后用戶點擊短信中的鏈接,通過瀏覽器上網(wǎng)來完成下一步的確認支付。
這種手機支付方式安全系數(shù)也比較高,因為是需要密碼、手機同時滿足的條件。不過它并不能完全算作獨立的手機支付,因為其交易途徑是需要借助電腦,交易的金額也是在電腦端完成的,而手機端更多只是扮演一個“確認支付”的角色。
在2013年也新興起有另外一種支付方式,簡單來說是“手機刷卡”,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拉卡拉。拉卡拉相信很多人在711、物美等便利店中使用過,在拉卡拉的終端POS機上我們可以進行還信用卡、充話費等操作,而為了解決終端POS覆蓋范圍數(shù)量的問題,拉卡拉將用戶自己的手機變成一臺終端POS機,就是利用一個迷你刷卡器和一個拉卡拉APP。
至于操作起來和普通的拉卡拉POS機沒任何區(qū)別:選擇你想要繳費的項目,將迷你刷卡器插入手機的3.5毫米耳機聽筒,然后刷銀行卡,在手機上輸入密碼-確認即可。不過這種支付方式存在比較大的局限性,首先你得需要購買一個拉卡拉迷你刷卡器,雖然目前官方有免費贈送的活動,但大多數(shù)還是需要用戶自行購買,而價格則是99元一個;其次它雖然體積小巧,但它終究不是消費者出門所攜帶的必需品,畢竟用到的次數(shù)太少了,放在家里抽屜中的時間還是更多。
鑒于拉卡拉的兩個局限性,于是只使用客戶端APP軟件的支付方式誕生了,其優(yōu)秀代表有支付寶錢包、微信等等。支付寶錢包是阿里巴巴支付寶為手機端推出的一款APP軟件,這款軟件首先是具備電腦端支付寶的大部分功能,比如還信用卡、各項繳費、轉賬等等,不過真正體現(xiàn)它“錢包”二字精髓的還是它面對面付款的功能。
比如目前北京市出租車就能夠支持支付寶付款,車內有一個二維碼卡片,這個卡片上的二維碼就是出租車司機支付寶賬號的二維碼,乘客只需打開支付寶錢包的“掃一掃”功能,然后掃描卡片上的二維碼,再輸入此次乘車的費用金額和用戶的支付密碼即可完成車費的支付,隨后支付寶還會分別給司機和乘客的手機發(fā)短信以確認此次的交易金額、交易雙方。
除了二維碼,支付寶錢包還可以掃描條形碼和銀行卡,操作步驟同理,而顯然支付寶的這種支付方式并不僅限于乘坐出租車,商場和商家也可以設定一個支付寶賬號,然后將生成的二維碼打印出來,剩下的付款步驟也是一樣的。至于其他的微信支付、微博支付,基本也是遵循“先掃描、后支付”這樣的方式。
從上面來看,似乎像支付寶錢包這樣的APP支付方式最為便捷,可實現(xiàn)的功能也非常多,不過它存在著一些弊端,首當其沖的就是網(wǎng)絡,APP支付需要手機連接網(wǎng)絡才可以進行,如果手機無法上網(wǎng),那么此路就是不通的;另外手機網(wǎng)絡也是受到信號等影響而存在著波動性,倘若網(wǎng)絡有延遲,那么也無法順利完成支付。還有手機遺失所帶來的安全性問題也不容忽視,帶來便捷是好的一方面,但讓用戶承受資金損失的風險是不可原諒的。
總得來說,在早期,手機支付還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才可以實現(xiàn),NFC、迷你刷卡器這些都是,而隨著手機上網(wǎng)速度的不斷提高,一些基于網(wǎng)絡層面的手機支付技術和功能才逐漸出現(xiàn),大有收拾NFC那個時代所遺留下來的爛攤子,振興手機支付的這面大旗,不過正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當手機成為用戶支付實質貨幣的替代品,那么手機的安全性就需要,這也是未來手機支付尤其是APP支付所要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