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在中國是否早產
【導讀】RFID作為一種革命性的技術,其為商家?guī)淼膬r值是大家公認的,但由于受成本、標準和應用需求等因素的影響,其應用推廣一直很難,那么它在中國市場又是如何呢?
RFID作為一種革命性的技術,其為商家?guī)淼膬r值是大家公認的,但由于受成本、標準和應用需求等因素的影響,其應用推廣一直很難,那么它在中國市場又是如何呢?
對ERP(企業(yè)資源規(guī)劃)和SCM(供應鏈管理)系統來說,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種革命性的技術。采用RFID,精確化的管理將觸角伸到了SCM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每一個部件,零售、存儲、運輸、分銷、生產等各方面管理都將面對過去無法想象的便利。
但在中國,RFID的應用卻沒有隨著ERP和SCM這樣的系統的普及從而被廣泛應用。眾多業(yè)內人士認為,原因有三:
首先是RFID芯片的成本問題。要想讓RFID附加在每個產品之上,就必須很便宜。雖然隨著大規(guī)模生產、成本下滑,RFID單一芯片價格現在已經不到1美元了,甚至低至6美分,但與條形碼僅幾分錢的成本相比,它投入的成本還是比較貴的。
其次是標準問題。到目前為止,RFID在國際上還沒有通用的標準,日本和美國都在倡導自己的標準。目前,各個廠家推出的RFID產品互不兼容,這對RFID產品的互通和發(fā)展造成了阻礙。目前,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也成立RFID國家標準工作組,負責起草、制定中國RFID國家標準。
第三是缺乏應用需求的拉動。以國外RFID應用比較普遍的零售業(yè)來說,國內的零售企業(yè)卻需求不足,這是因為他們的銷售成本和管理成本還有向下壓的空間,大多數零售企業(yè)還沒有形成一個完善的、規(guī)范化運作的經營管理體制。也就是說,他們對供應鏈精確管理的需求并不是非常高,因而不會太熱衷于投靠RFID陣營。
不可否定,上述這三個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阻擋著RFID在中國的快速應用。但是,RFID作為一項革命性的技術,我們必須提前重視它和接受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加強在世界產業(yè)鏈的地位。
標準應該不是問題,中國日益成為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成員,在中國生產的大量商品是面向國際市場、參與到全球產業(yè)鏈中的。所以,大量的產品會去適用國際客戶的要求,而不是我們另外制定一個“中國標準”讓人家來滿足。以沃爾瑪來說,它有90%的供應商在中國有生產基地,沃爾瑪全球每年有120億美元的采購量來自中國。
應用需求的拉動,也需要行業(yè)的強勢推廣,我們可以鼓勵有條件者先行進行行業(yè)示范。如:機場、港口等。畢竟一個新技術的引入有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你不去理會,我們就會失去商機。
成本和需求是成反比的,如果對RFID的需求增加了,那么自然生產成本就會降下來。根據科爾尼國際管理咨詢公司(A.T. Kearney)的計算,從數據上衡量,零售商采用RFID后的利益來源于三個方面:降低庫存水平約5%;每年減少店內和倉庫人工成本約7.5%;提高周轉,減少缺貨。因此,采用安全性高的RFID取代安全性差的條碼將大大減少商品的丟失率。所以我們應看到它帶來的綜合收益。
目前,中國的供貨商已開始面對采用RFID的壓力了。像沃爾瑪等國外零售商已要求,你的貨如果想要進入我的超市,就必須帶上RFID標簽。因此, RFID技術在中國生逢其時,已在影響著諸多廠商的市場發(fā)展,并且會有越來越多的應用開始改變人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