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力IPO,紫光展銳完成新一輪超40億元股權融資
愛企查App顯示,近日,紫光展銳(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新一輪融資,本輪融資金額40億元,投資方包括工銀資本、交銀金融資產投資、人保資本、中信建投證券、國君創(chuàng)投、弘毅投資。
對此,紫光展銳回應稱:在紫光展銳董事會的授權下,正在推進本輪融資,目前暫無更多信息透露。
目前,紫光展銳的業(yè)務主要分為消費電子業(yè)務與工業(yè)電子業(yè)務,消費電子業(yè)務包括5G產品線、智能機產品線、功能機產品線、智能穿戴產品線,工業(yè)電子業(yè)務包括廣域物聯網、局域物聯網、行業(yè)智能終端、智能顯示、汽車電子領域。
據Canalys5月2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紫光展銳在智能手機處理器(AP)市場中,出貨量同比增長64%至2600萬顆,以9%的市占率排名全球第四,為前五大智能手機處理器廠商當中增速最快的廠商。
實際上,紫光展銳的發(fā)展史是一部合并史,由“紫光”、“展”、“銳”三部分組成。
2013年7月,紫光集團以“高達17.8億美金”收購展訊通信。展訊通信成立于2001年,曾于2007年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創(chuàng)始人為陳大同、武平等人。
2014年7月,紫光集團以“高達9.07億美金”收購銳迪科,成立于2004年,后曾于2011年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創(chuàng)始人為戴保家、魏述然等人。
2018年,紫光集團將先后收購回來的展訊通信、銳迪科微電子合并,正式命名為“紫光展銳”,這才有了這家被稱作“國產之光”的頭部芯企。
而作為國產頭部芯企,紫光展銳上市之路可謂是飽受關注,賺足期待。然而,上市第一步所需完成的股份改造作為其上市的一大攔路虎,圍困了紫光展銳4年之久。
2020年,紫光展銳完成了50億元的Pre-IPO融資;2021年4月,展銳完成53.5億元融資并傳出正在進行上市前的股權優(yōu)化;此后展銳一度因紫光集團重整而放緩了上市進程。
今年2月,紫光展銳曾宣布正式啟動新一輪股權融資,主要面向市場化投資機構,規(guī)模計劃不超過150億元,招募資金將服務于公司發(fā)展戰(zhàn)略,在鞏固提升現有手機、物聯網業(yè)務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汽車電子、智能顯示等新興領域,預計在3月中下旬到6月確定投資機構名單,6月中旬完成融資工作。
今年3月,紫光展銳與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浦發(fā)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等五大銀行的代表共同簽署了展銳銀團協議,項目資金用于支持展銳5G發(fā)展。
如今,從當前所釋放的信號來看,紫光展銳積極推進新一輪股權融資,將加速其IPO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