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先锋熟女少妇av资源,国产精品52页,2021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亚洲高清中文字幕在线

物聯(lián)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全面助力“四新”建設,中山大學打造RFID智慧圖書館

作者:本站收錄
來源:文獻與文化遺產管理部
日期:2021-01-21 09:25:14
摘要: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為新時代教育改革發(fā)展指明坐標方位,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為新時代教育改革發(fā)展指明坐標方位,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教育部提出要認真領會和深入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對高等教育的新要求,以推動高質量發(fā)展為主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根本動力,抓好“四個質量”(根本質量、整體質量、成熟質量、服務質量),加強“四新”建設(新工科、新醫(yī)科、新農科、新文科),通過六個“一流”(建設一流本科、做強一流專業(yè)、推出一流課程、打造一流師資、實施一流質保、培養(yǎng)一流人才)構建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

學校2020年秋季工作會議以“十四五”規(guī)劃為主題,羅俊校長作題為《明確新目標,把握新機遇,開啟一流大學建設新征程》的大會主題報告,報告中提出,加強塑造卓越大學文化是編制學?!笆奈濉币?guī)劃的主要原則之一,對學科建設提出“保五爭先,引領方向”的新要求。

文獻與文化遺產管理部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屆五中會精神和學校秋季工作會議精神,在全面總結“十三五”期間取得的進步和成果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學校新時期發(fā)展內涵和要求,明確未來五年的目標和發(fā)展路徑,認真編制《文獻與文化遺產管理部“十四五”規(guī)劃》,提出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校史館)的發(fā)展目標與路徑。

“十三五”時期成果

文獻與文化遺產管理部黨委會于2020年3月成立后,落實黨的全面領導,扎實推進組織建設、思想引領、議事決策、建章立制、黨風廉政、統(tǒng)一戰(zhàn)線等工作,以黨建促三館事業(yè)發(fā)展,在編制“十四五”規(guī)劃、深圳校區(qū)圖書館建設、校史陳列館建設等中心工作中充分發(fā)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管統(tǒng)籌”的作用。黨支部書記均由部門負責人擔任,加強黨支部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充分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黨委指導文管部分工會成立,團結群眾凝聚人心;開通文管部公眾號、建立官網,黨務公開,宣傳先進,樹育典型。在2020年七一表彰中,文管部獲中山大學“最佳黨日活動”“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優(yōu)秀黨員”“女教職工文明崗”等多項榮譽,兩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在學校“雙創(chuàng)”中期評審中取得好成績。

圖書館篇

“十三五”期間,圖書館館藏總量超過900萬冊(件),數據庫累計1084個,數字資源總量超過600TB,信息資源保障水平已進入國內大學圖書館前列。根據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yǎng)需要,圖書館推進特色文獻建設,截至2020年購置徽州文書總量達至39萬余件;同時啟動徽州文書數字人文圖書館建設項目,完成32萬件90萬頁文書數字化。圖書館現有館舍總面積11萬余平方米,待2021年底深圳校區(qū)圖書館落成后,館舍面積將達至18萬平方米,居全國前列。深圳校區(qū)圖書館教學閱覽區(qū)于2020年8月24日正式投入使用,上架圖書30余萬冊,中外文報刊1500種。智慧圖書館已啟動建設,通過RFID技術實現全面智能化管理,提供高效與便捷服務。此外,圖書館全面開展古籍、碑帖、民國期刊等特藏文獻的整理與揭示,出版《清代版刻圖錄?初編》《中山大學圖書館古籍善本圖錄》《民間歷史文獻整理概論》等重要成果。近年來,圖書館組織主辦兩屆“中文古籍整理與特藏文獻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和一次“數字人文與東亞文獻信息資源共享”國際學術研討會;組織開展“全國圖書館史志編纂研討會”“紀念毛晉誕辰420周年暨2019年圖書館史志編纂學術研討會”等全國學術會議;積極承擔國際、國內圖書館聯(lián)盟義務與職責,目前是國際圖書館協(xié)會聯(lián)合會(IFLA)會員機構、環(huán)太平洋學術圖書館聯(lián)盟(PRRLA)成員館,是教育部部級科技查新工作站和首批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也是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和國家級古籍修復中心、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體系(CALIS)華南地區(qū)中心、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文獻中心(CASHL)華南區(qū)域中心。

image.png

檔案館篇

“十三五”期間,檔案館接收常規(guī)檔案9萬余卷23萬余件,征集70多位名人、校友檔案共計7000多件,實物檔案1300多件,歷史檔案800多件,聲像檔案約3500GB。館藏檔案利用共計24918人次,46520卷次,復制檔案442,307頁。近年,檔案館加強檔案管理系統(tǒng)及原生電子文件歸檔系統(tǒng)建設,開展館藏檔案搶救修復及檔案數字化工作,搶救性修復檔案共計161182張,截至2020年,館藏檔案數字化率超過70%。此外,檔案館加強庫基礎設施建設,東校園檔案庫房全部完成密集架改造,實現24小時恒溫恒濕、全方位視頻監(jiān)控;充分發(fā)掘館藏資源,完成《紅樓疊影—中山大學近代建筑群的人文解讀》《抗戰(zhàn)烽火中的中山大學》《不忘初心不負流年——中山大學77、78級校友入學四十周年展覽紀念冊》《江靜波教授百年誕辰紀念冊》《端木正教授百年誕辰紀念圖傳》等編研項目;參與并支持抗戰(zhàn)時期粵北地區(qū)中山大學辦學舊址活化利用等廣東文化強省及地方文化扶貧工作;結合校慶、國際檔案日等面向師生舉辦檔案文化展覽,宣傳學校歷史文化,充分發(fā)揮檔案育人文化功能。2018年,檔案館榮獲廣東省檔案局2014-2018年度評估優(yōu)秀;2020年,榮獲廣東省高校檔案工作協(xié)會先進集體。

博物館篇

2018年7月博物館(校史館)成立以來,重點開展校史研究與展陳、博物館規(guī)劃建設、藏品征集、信息化建設、隊伍建設等方面工作,完成校史陳展大綱的編撰。自2019年8月30日校史陳列館建成開館以來,共接待師生、校友及社會各界參觀近1.8萬人次。博物館建設依托三校區(qū)五校園的辦學格局,統(tǒng)籌完成南校園博物館功能需求論證,并配合博物館土建工程順利奠基開工。校史等相關藏品征集工作卓有成效,共征集藏品近3600件。組織完成全校報廢資產逾8萬件嚴格篩選,有重點地留存體現學校發(fā)展和文化傳承的相關物品。初步構建博物館藏品信息化管理體系,完成藏品綜合管理系統(tǒng)、參觀預約系統(tǒng)及微信公眾號、門戶網站的建設,智慧博物館建設取得初步進展。

“十四五”規(guī)劃任重道遠

主題: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德才兼?zhèn)?、領袖氣質、家國情懷”十二字人才培養(yǎng)目標,以服務教學科研為核心任務,在德育與智育、科研與教學、第二課堂等方面充分發(fā)揮三館的育人作用,助力完善“五個融合”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

主線:牢牢抓住人才培養(yǎng)這條主線,按三校區(qū)五校園的學科布局,著力建設高質量的資源體系、服務體系、文化空間和文化育人體系。

目標:圍繞學?!傲⒌聵淙恕备救蝿眨瑯嫿ǜ哔|量高等教育資源保障體系,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驅動,著力提升服務效能,全面支持學校的教學科研,深入加強校史教育,傳承大學歷史文化,建設世界一流的圖書館、博物館(校史館)、檔案館。

“十四五”已開啟,文獻與文化遺產管理部將圍繞“十四五”規(guī)劃,明確新目標,把握新機遇,建設高質量知識資源保障體系、高效能的智慧化服務體系、一流的現代化大學文化空間、數量充足高素養(yǎng)的專業(yè)人才隊伍、特色鮮明的百年校史育人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