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彪:共享單車升級,NFC近場支付開鎖能否成為殺手锏?
共享單車界的摩拜和ofo的已經成為行業(yè)的兩極,兩家一直在極力拓展市場,以期能夠將自己做大,然而,互為競爭對手則意味著二者要有針對性,無論是兩家共享單車企業(yè)還是背后的巨頭,都處于針鋒相對的立場。
此前摩拜一直在使用智能鎖,ofo卻使用的是密碼鎖,因此而被詬病之后現在的新車都將更換為智能鎖,還將率先使用NFC近場支付解鎖功能,這對于行業(yè)來說是一大進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解決產品的快速開鎖問題。
這樣一來,ofo不僅體現了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還將新技術應用到產品中去,將會很大程度提高用戶的體驗。這也意味著ofo可以深度開發(fā)NFC功能,諸如進入電商領域等,這才是摩拜最擔心的地方。
NFC智能鎖安全嗎?他是怎樣工作的?
要想使用NFC近場支付開鎖功能,首先你的手機要支持NFC功能。在開通該功能后,會與ofo的程序用戶信息進行一個綁定的操作,然后將個人賬戶信息存儲在NFC內的存儲單元,這個信息是安全的,無法被入侵的。然后,你在使用前提前打開手機的NFC功能,將手機靠近并碰觸智能鎖,鎖內的掃描單元迅速掃描手機中NFC存儲單元存儲的用戶信息,完成支付過程,并通知智能鎖進行開鎖動作,同時將消費信息被返回到手機中。
在這個過程中,NFC起到的是信息存儲、讀取、寫入的功能,這個動作需要將手機與智能鎖接觸才可以,而且在這中間是單向通信,有特定的識別碼,破解的難度很高。所以,在安全性上是有保障的。
ofo為何要做NFC智能鎖?
其實,目前的開鎖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輸入單車號碼從平臺獲取開鎖密碼,需要手動輸入開鎖;一種是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掃描成功后選擇開鎖。無一例外的是這兩種方式都需要手動打開手機進行操作,在你急于使用單車上路的時候還要經過一系列的操作很麻煩,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如果遇到網絡問題消耗的時間就更長了。
因此,使用NFC功能可以極大地減少操作時間,提升平臺產品的安全性能,同時還可以不受網絡的影響,要知道NFC功能是不需要網絡環(huán)境就可以使用的。
在業(yè)內,ofo的口碑是這樣的:單車質量低,易損壞;開鎖不夠智能化,產品的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而通過這樣一個NFC開鎖功能,瞬間將ofo變成高大上的產品,同時還可以幫助其提升企業(yè)品牌形象,最大限度的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而這是有可能幫助其吸引大量用戶的。
摩拜如何自處?他在擔心什么?
自從共享單車進入市場之后,摩拜一直以行業(yè)創(chuàng)新者自居,在對比ofo這個對手時,摩拜自然認為自己是更強的,起碼在產品上是要更好的,無論是單車丟失率、用戶的使用率以及單車的質量硬度上都要比ofo更好,特別智能鎖是ofo一開始沒有的,后來還推出了橡膠輪胎革新了近幾十年來都未曾有過創(chuàng)新的自行車產品。而相對于摩拜來說,他人的創(chuàng)新才是其最不能忍受的。ofo即將上市的NFC開鎖在整行業(yè)中是先例,從其推出定位功能的智能鎖到NFC近場支付開鎖的智能鎖僅僅不到幾個月的時間,摩拜能放心嗎?
對于ofo創(chuàng)新能力的不可預期以及市場對于該項技術的認可度的不確定性,才是摩拜最擔憂的地方,而如果ofo持續(xù)性的推出創(chuàng)新產品,摩拜的處境就變得很尷尬了。
長期以來,我們會發(fā)現,摩拜和ofo分別走向了兩個不同的發(fā)展方向,摩拜借助于騰訊的平臺優(yōu)勢,主要走用戶路線;而ofo則進而向著模式和產品上改變,不僅與支付寶合作推出螞蟻信用免押金騎車,還創(chuàng)新的推出NFC智能鎖,在產品的技術水平上已經與摩拜不分伯仲。
摩拜緣何被ofo超越?它該如何應對?
據艾瑞7月份的數據顯示,ofo月度活躍用戶增長至6649.2萬,排名行業(yè)第一;摩拜月度活躍用戶增長至6213.49萬,排名行業(yè)第二,ofo月度活躍用戶數領先摩拜達436萬人。這是ofo月度活躍用戶規(guī)模連續(xù)三個月領先于摩拜,這時候的摩拜已經處于下風,那么,摩拜該如何自救?
要知道,目前的共享單車已經將產品投入海外市場,也有不少業(yè)內人士認為共享單車大戰(zhàn)走向海外是必然的,而且將會在海外市場決出勝負。而從目前的數據來看,似乎ofo是更勝一籌的。相對而言,摩拜到底輸在哪里?
其實摩拜在與ofo相比的過程中, 價格上是處于劣勢的,再加上車輛成本高,同一個市場規(guī)模量級很明顯要比ofo花費更大的成本。推進速度受到影響,用戶數據自然就會被拉后腿,如果不及時處理就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
1、降低成本,盡快融資
對于摩拜來說,一直都是缺錢的狀態(tài),而共享單車目前的確是共享行業(yè)最吸金的產品。所以,在這個時候就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極力去獲得下一輪融資,并且將融資來的錢迅速投入市場爭奪中去,才能保證用戶市場不被對手擠壓太多。
2、尋找新的增長點
摩拜此前嘗試售賣雨衣,但是由于價格太高,受到用戶質疑。然而,相對于摩拜生態(tài)來說,尋求流量變現始終是終極目標,畢竟盈利才是最后的殺手锏。單憑借用戶使用單車的營收并不具備說服力,目前來說確實也有一定的困難,況且訂單量還要受到時節(jié)氣候的影響。目前的平臺用戶體量還是不夠規(guī)模,市場可挖掘性空間還很大。因此,新的盈利增長點仍然需要積極地去探索,是走電商化,還是搞社群,亦或者其他新的商業(yè)模式,都需要其去嘗試。
對于共享單車行業(yè)來說,最可怕的不是對手的強大,而是自己的停足不前,這樣很容易被市場看衰,同時也會被用戶看衰,一旦沒有了市場和用戶的認可,那么距離其倒下也就是時間問題了。所以,摩拜、ofo需要時刻保持創(chuàng)業(yè)的熱情,為市場、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才能在市場中站穩(wěn)腳跟。